国庆假期期间,本报记者对棒棰岛宾馆景区北门“黑导游”扎堆揽客现象进行了暗访调查。报道发出后,立即引起相关部门重视。14日,记者回访发现,景区门口秩序已恢复正常。
新闻回顾
“黑导游”景区门口扎堆揽客
市民张先生向本报反映,棒棰岛宾馆景区北门常聚集一批“黑导游”。他们滋扰外地游客,利用话术刻意贬低棒棰岛风景区,推销所谓的“高价值”“更出片”的旅游产品。张先生表示,实际上,“黑导游”一旦达成订单,仅是安排私家车进行承运,将游客送到附近的免费景点。他认为,“黑导游”的行径破坏了游客体验,抹黑了大连的文明形象。
国庆假期,记者以游客的身份暗访调查发现,“黑导游”通过主动搭讪、尾随推销等形式,向外地游客推销所谓的“百元游”。记者亲测发现,“百元游”目的地为滨海路沿线的免费公共景点。记者乘坐旅游“黑车”时,驾驶员还不时回头向记者推销其他旅游产品。
本市一位文旅行业从业人士认为,口头约定服务内容,通过私下转账达成交易,难以配备旅游保险等必要保障,使用无营运资质的私家车载客等,“黑导游”的服务隐患重重。
最新进展
报道引起多部门重视,景区门口秩序恢复正常
10月11日,本报以《“黑导游”棒棰岛宾馆景区北门扎堆揽客》为题对记者的调查采访进行了报道。报道一经发出,立即引起了多个部门的重视。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多个部门现场召开会议,已初步拟出解决方案。“我们刚完成对揽客推销人员的训诫工作。”工作人员说。
14日,记者回访棒棰岛宾馆景区周边。记者沿北门至南门观察发现,南门附近仍有少量私家车逗留,北门附近的“黑车”已不见踪影。回访中,记者未发现“黑导游”四处揽客的踪迹。 本报特别报道组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