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数字经济向智能经济发展

“人工智能+”行动开启“三步走”


        如何做强内需引擎?实施好“人工智能+”行动,要抓好哪些重点工作?围绕当前经济热点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2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进行分析和解读。
        进一步做强内循环、优化外循环、搞好双循环
        内需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7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服务市场销售总体稳定;前7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说,我国消费扩大、投资结构优化的总体态势没有变。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多,居民消费能力和信心有待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加剧、投资收益下降等风险挑战。
        据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坚定不移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进一步做强内循环、优化外循环、搞好双循环。一是打好提振消费“组合拳”,激发市场活力。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平稳有序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快首发经济、数字消费、“人工智能+消费”等领域政策出台和实施。
        二是大力挖掘潜在增长点,拓展投资增量。聚焦重点领域谋划储备一批发展所需、地方所能、群众所盼的重点项目。抓紧研究出台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举措,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
        三是紧盯重点领域、重点任务,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研究制定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行动方案。持续推进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加快推进价格法修订,出台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
        抓好三方面工作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落地见效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日前对外发布,明确了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重点方向。
        “启动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既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举措,也是推动数字经济向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驱动发展中心主任霍福鹏说。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张铠麟表示,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落地见效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具体抓好3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是抓好配套政策。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围绕安全治理、国际合作等“软环境”方面制定政策指引。分层、分行业加快标准制订。
        二是抓好重大项目。持续在算力等领域发放“人工智能券”,在关键行业方向建设应用中试基地,面向重大战略场景开展联合攻关,创新人工智能终端消费补贴方式。
        三是抓好示范引领。一方面,引导模型企业、研究机构与行业龙头企业组建交叉团队,深挖能够发挥关键作用、解决关键问题的高价值场景,推出一批应用典型案例。另一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企事业单位在供需对接、要素整合、考核激励等方面积极探索,形成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模式。
        据新华社
        


辽宁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24-81680063 举报邮箱:jubao@ln.gov.cn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11-82488888 邮箱:netinfo@bdcb.cn
辽公网安备21020302000523号    辽ICP备08004184号-2    ICP许可证 辽B2-20190382
Copyright © 2008-2021 BDCB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大连半岛晨报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