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蛎子味”《桃花源记》你听过吗?

初中男生用大连方言解读古文,创意视频播放量突破百万


        本期主人公
        郭嘉淏
        大连人说
        “大连方言和文言文都很有趣,我想试试这两样碰撞起来是什么感觉。”
        近日,一段用大连方言解读《桃花源记》的视频在社交媒体走红,播放量突破百万。视频中,一名初中男生用地道的大连“海蛎子味”口音幽默演绎这篇文言文,引得网友纷纷点赞。博主郭嘉淏表示,希望通过这种有趣的方式推广家乡特色的语言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大连方言的魅力。时下,方言视频化身一种流量密码,获取关注的同时,也引发了网友对方言文化传承的热议。
        大连方言与文言文的碰撞火了
        出生于2009年的少年郭嘉淏,刚从大连市一〇一中学完成初中学业。他长着一张圆圆的脸,总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眼睛笑起来眯成一条缝,颇具喜感。最近三个月,本就热爱社交活动的郭嘉淏,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眼中更是成了“红人”,因为他制作的短视频在社交媒体上“火”了,引起了师生和网友的热议。
        4月底,郭嘉淏注册了社交媒体账号,决定利用课余时间创作大连方言短视频,宣传家乡特色的语言文化。因为比较喜欢语文这个学科,尤其钟爱文言文,于是郭嘉淏灵机一动,决定将用大连方言解读文言文当作创作方向。郭嘉淏从语文课本中找出了《桃花源记》《送东阳马生序》《孙权劝学》等古文名篇,他先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再将大连方言融入白话文中,最后面对摄像镜头生动地演绎出来。在他制作的短视频中,“捕鱼为业的武陵人”变成了“南关岭大道边卖蚬子的大舅哥”,“误入桃花源”是因为“开船溜达时忘了道”……短视频中,郭嘉淏演绎的内容仿佛发生在每一个大连人的身边,细节翔实有故事性,生动朴素有画面感,在获取关注的同时,也引发了网友对大连方言的热议。
        想要让“海蛎子味”飘得更远
        大连方言属于胶辽官话,在演变过程中吸收了一些日语、俄语、英语等外来语词汇,又因为老百姓说话间常透着咸咸的海水气息,所以常被戏称为有一股子“海蛎子味儿”。
        郭嘉淏虽然年纪不大,但因为常年生活在姥姥姥爷等老一辈大连人的身边,从而熟练掌握了大量的方言词句。“大连方言和文言文都很有趣,我想试试这两样碰撞起来是什么感觉。”时下,方言视频有发展成一种流量密码的趋势,而令郭嘉淏没想到的是,他制作的方言版《桃花源记》一发出来就异常“火爆”,目前已收获超过百万的播放量,三万余个点赞,其两个社交平台的账号粉丝合计已超过一万。“其实,很多年轻人不经常使用方言。”郭嘉淏成为拥有上万粉丝的网络博主后,便自觉肩负起了推广大连方言文化、宣传家乡地域特色的责任。郭嘉淏表示,他接下来在学习之余,会继续用大连方言解读文言文,讲述生活见闻,为网友介绍家乡,推广大连的特色饮食和风景等。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卓泽玉
        


辽宁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24-81680063 举报邮箱:jubao@ln.gov.cn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11-82488888 邮箱:netinfo@bdcb.cn
辽公网安备21020302000523号    辽ICP备08004184号-2    ICP许可证 辽B2-20190382
Copyright © 2008-2021 BDCB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大连半岛晨报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