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49次
“云中蹦迪”,你拍到了吗?
市气象部门解读如何用“技术”给闪电“计数”
晨报讯(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苏琳) 7月3日凌晨,一道道闪电伴着震耳的雷鸣划亮夜空,把不少市民从熟睡中惊醍。许多人拍下各种角度的“云中蹦迪”并发到网上,宛如科幻大片般壮观的场景吸引了不少外地媒体关注转发。来自大连市气象台的统计显示,2日半夜开始至3日6时,大连地区共发生闪电7649次,本次过程西南部近海闪电比较密集。
7649次!面对转瞬即逝的闪电,大连是如何做到对发生次数统计精确到个位数的?一年中哪些月份雷电发生最频繁?雷雨天气中市民需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记者采访大连市气象部门进行解读。
据介绍,我市对雷电频次的统计是由分布在全市的5部闪电定位仪组成的雷电监测网完成的。闪电定位仪是一种监测雷电发生的气象探测仪器,通过射频定位技术探测雷电发生的位置、强度、陡度等一系列参数。闪电定位仪采集的数据会实时传输至雷电监测中心站,通过专业的系统计算得到闪电发生的精确次数、时间、空间位置等关键信息。
根据近五年历史数据,我市雷电活动主要发生在6月—8月,高发区主要在庄河与普兰店交界地带,长兴岛西部地区,金普新区与市内交界处,南部沿海及东部沿海区域。
■提醒
雷雨天气请做到躲、避、防、护
当前,雷电活动进入高发期。市气象部门提醒,社会公众要及时关注最新的雷电预报预警信息,遇到雷雨天气时,采取科学的防雷应急避险措施:一是躲,雷雨天气,能躲则躲,尽量不要外出,如在室外,应尽快躲到有防雷措施的安全场所;二是避,避开可能遭雷击的物体和场所,使自己及其随身携带的物体不要成为雷击的“爱物”;三是防,在室内要关窗、关闭电源、拔下插头、远离管线,防止雷电入侵造成伤害;四是护,如果雷电来势汹汹,在室外无处可躲,要降低重心和减少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保护自己,避免和减少雷击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另外,各单位、部门尤其是通讯、电力、石化等防汛重点单位应按照防雷技术规范做好重点设备的防雷安全检测和维护工作,确保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