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为甲守安康,仁心作楫济苍生。一直以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大医二院)护理团队始终坚守“以精湛护理筑牢生命防线,以温情服务传递人文关怀”的职业信仰,以生命为舟楫,以奉献为航标,始终站在守护健康的最前线。以坚定信念汇聚奋进力量,以务实笃行书写时代答卷,用精益求精的护理服务传承南丁格尔精神,在救死扶伤的征程中,践行着医者使命,以专业与热忱守护每一位患者的健康与希望。
高素质团队 铸就高品质护理水平
大医二院护理团队是辽宁省临床重点专科,曾获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及健康报社“改善医疗服务创新科室”、辽宁省“巾帼文明岗”、省市“三八红旗集体”及省级“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等殊荣。
这是一个高素质团队,2190名护士中,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3名,本科及以上学历占90%以上,2名博士研究生,93名硕士研究生,副高级以上护士105名,优秀的人才为护理学科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专科建设上,被授予中华护理学会专科护士临床教学建设基地,包括老年护理、伤口造口失禁、安宁疗护等前沿领域,中华护理学会科普教育基地彰显着超强的科普实力;大连优玛(EW-MA)国际伤口治疗师学校与国际接轨;辽宁省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深耕护理专科领域,老年、康复、儿科、肿瘤、呼吸、伤口造口失禁、消毒供应7个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基地……殊荣满满,成绩赫赫,每一块镌刻着荣耀的牌匾,都在诉说着学科建设的不菲成就。
深耕优质护理 镌刻温暖医者印记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在大医二院的长廊与病房之间,护理团队以爱为犁、以情作种,将人文关怀深植于每一次生命守护中。
护理团队将“以患者为中心”的誓言化作365天的行动指南,通过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服务举措拓展工作内涵,构建优质护理服务体系。标准化病房不仅是治疗空间,更成为承载希望的生命驿站——文化墙上跃动的康复故事见证生命奇迹,健康知识长廊变身沉浸式科普课堂。推行的“您文化”服务体系,以躬身问需的姿态为患者提供贴心、暖心、放心的“三心”服务,延伸服务半径;为银发族开辟就医绿色通道,提供优诊优先服务、陪诊服务;推出“先抢救,后结算”信誉医疗模式,让急危重症救治跑出“黄金时速”;在肿瘤病房,芳香疗法与非药物干预措施编织成温柔铠甲,化作驱散阴霾的星光。
据统计,2024年共有百余场护理科普活动,绘就民生健康图谱:校园里心肺复苏教学点燃生命守护的火种,乡村义诊路上血压计叩响早筛早治的门环;社区健康讲堂中,VR技术让慢性病管理变得触手可及。
提升护理质量 筑牢安全防线
大医二院护理团队通过构筑四道铜墙铁壁——跌倒预防监测网、管路安全防护链、压力性损伤预警盾、静脉治疗质控环,将护理安全系数提升至全新维度。创新实施“三维立体安全防控网”,全方位安全培训提升全员意识,安全管理制度织就风险预警网,标准化护理措施筑应急处置屏障。
为全面提升医院服务质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护理部贯彻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组织护理安全月质量改进系列活动。从护理操作规范的强化到护理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从护理人员的团队协作培训到患者满意度的调查与反馈,精准剖析护理流程中的每一个质量盲点,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质量改进措施,优化护理服务流程,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在大医二院全员特训计划中,2024年,护理人员全员进行心肺复苏及电除颤培训、新入职护士理论与技能竞赛、全院十八项核心制度考核等系列三基三严培训,心肺复苏考核合格率高达100%。更具开创性的是CRRT技能巅峰对决,搭建血液净化领域的竞技擂台,通过模块化管路组装、并发症情景处置等创新赛制,将CRRT护理合格率提升至99.2%。这些用汗水浇筑的基础技能培训与考核,正转化为守护生命的底气,铸就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屏障。
定期举办各类护理学术讲座,将中华护理学会行业标准解码为临床实践规范;人文护理培训中让叙事医学与临床护理碰撞火花;科研能力提升班培育出兼具临床思维与科研素养的复合型人才。邀请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内容涵盖了护理领域的前沿知识、专业技能、人文关怀、科研方法等多个方面,为护理人员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2024年开展的多层次多专科培训,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服务能力。
加强专科护士培养 护理能力全面提升
在医疗技术革新与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的双重驱动下,社会对优质护理服务需求持续增加,对护理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医二院护理部秉承“专科引领、人才强基”的发展理念,系统性推进专科护理人才培育工程,通过构建多维培养体系实现专业能力跃升。实施“双轨制”人才培养方案,外派护理骨干至国内顶尖医疗机构进修,年均完成中华护理学会、辽宁省护理学会专科护士培训33人;建立阶梯式院内培训机制,形成“重点科室轮转-专科认证培训-专项技能强化”三级培养体系,在重症护理、急诊急救、静脉治疗、康复、VTE、疼痛、糖尿病、CRRT等8个重点科室设立专科护士临床实训基地。打造常态化学习平台,构建“周专题讲座+月业务考核+季技能评比”的持续教育模式。
依托中华护理学会及全国心血管护理及技术培训基地深化专科护士培养体系改革。先后制定标准化培训流程、规范护士临床技术、提升专科护理能力。在机器人手术配合、微创手术、器官移植、老年护理、骨髓移植、ECMO护理、加速康复外科护理、中医护理、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管理、疼痛管理、气道管理等多领域形成特色优势,创新“理论教学-模拟实训-临床带教”三维教学模式。
成功获批全国第10所优玛(EW-MA)国际伤口治疗师学校培训资质,构建覆盖全国的伤口护理认证教育体系:引进欧洲伤口管理标准,开发本土化课程体系,培养认证具有国际视野的伤口治疗师。依托该平台,带动、指导临床医务工作者伤口管理的整体水平提升,并建立区域性伤口护理联盟。通过“人才梯队建设-专科平台赋能-国际标准接轨”的创新实践,以专科建设为引领,带动护理学科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迈进,通过学术交流、科研创新、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发展路径,持续提升护理团队的专业素养与服务能力。为区域护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范式,为提升区域整体护理水平、推动护理学科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作为辽宁省护理学会血液净化专委会的主任委员单位,大医二院承办大连市护理学会第一期CRRT专科护士培训班,来自辽宁省19家医院的45名学员参加,最终全体学员圆满完成各项培训任务,顺利结业。本次CRRT专科护士培训班不仅为学员们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提升了护理队伍的专业技能水平,为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化的护理人才,推动CRRT专科护理发展贡献力量。
推进联盟医院运行 促进优质资源下沉
大医二院护理部深化医联体协同机制,创新构建专科发展模式,以优质资源精准下沉赋能区域护理能力提升。通过打造专科护理协作共同体,形成“技术辐射-标准输出-生态共建”三位一体的帮扶体系,构建“5+2+X”专科联盟矩阵,以伤口造口失禁、消毒供应、肿瘤、静疗、VTE五大核心专科为基石,2024年新增血液净化与安宁疗护护理联盟,进一步提升同质化管理。
护理部以专科协作为纽带,整合优质资源,有效提升了对疑难患者的护理能力,充分发挥三甲医院的带动作用,通过业务指导、MDT、远程会诊、学术会议交流、质量共建、人才培养、科研帮扶、科普宣传、联盟转诊等多种途径提升联盟单位专科护理服务能力,达到同质化的科学管理,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安宁疗护专科护理联盟致力于推动安宁疗护事业的发展,为临终患者提供更加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联盟举办了安宁疗护、肿瘤专科护理联盟会议暨安宁疗护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研讨班,邀请业内专家进行授课和经验分享,共同探讨安宁疗护的发展方向和实践路径,提升了联盟单位在安宁疗护方面的服务能力。
在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理联盟建设方面,大医二院持续发力。举办了第三批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理联盟单位授牌仪式,15家医疗机构加入联盟,联盟成员单位达到27家。通过联盟内部的业务指导、MDT、远程会诊、学术会议交流等活动,有效提升了联盟单位对疑难伤口造口失禁患者的护理能力,实现了区域内护理资源的互补、共享。
践行社会公益职责 健康科普暖人心
多年来,大医二院致力于构建“全域健康促进”科普传播体系,创新打造“三维四链”健康科普服务模式,将优质护理资源转化为普惠性健康生产力,实现科普服务从院内诊疗向社区家庭、从线下宣教向数字赋能的立体化延伸。通过实施“专业+需求双驱联动”科普工程,打造三全健康促进网络,实现全人群覆盖,全周期管理,全场景渗透。由于在此项工作的突出表现,大医二院护理团队获评“全国健康科普教育基地”,形成可复制的“专业-人文-科技”三维融合科普范式,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贡献护理智慧。
大医二院高度重视科普传播工作,创新服务模式实践。护理部举办健康科普大赛及多维度的科普系列讲座,并构建“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体系延伸到社区家庭,满足群众健康科普需求。围绕慢性病管理及并发症的预防、围术期宣教、呼吸功能锻炼、饮食指导等核心领域,打造精准健康促进链,通过微信群、公众号、小程序、出院随访、义诊、科普宣传等多种健康宣教模式,精准对接群众护理需求。特别是针对糖尿病足、压疮等复杂伤口护理,伤口管理中心搭建专科交流平台,与社区医疗机构建立专科联盟,为行动不便患者提供居家护理服务;对偏远地区患者,则通过线上远程指导,提升家庭护理专业水平。就近与社区及联盟医院开展院际联动,提供居家服务。此外,还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构建患者随访系统,做好出院患者随访管理。探索推进互联网医院护理专家的线上咨询及以医院为主体的专科护理、“互联网+居家护理”等服务模式,满足患者的不同医疗服务需求。
大医二院护理人员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开展“走出去”的科普活动。以脚步丈量责任,以行动传递温暖,深入社区、校园、乡村开展百余场义诊宣教活动。从慢性病管理到科学用药指导,为百姓提供一对一精准咨询;更将远程诊疗、智能护理等前沿医疗技术带到乡村。这些惠民行动不仅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健康素养,更搭建起医患连心桥。大医二院护理团队用专业与热忱,让健康理念深入人心,让医疗温度在社会每个角落传递。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