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香不怕巷子深 致富又添新路径
村民割韭菜一天能赚200元
晨报讯(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记者张锡明) 时下,在瓦房店市驼山乡平山村,韭菜供不应求,为消费者呈上新春蔬菜的第一缕“鲜”。一茬茬韭菜,已然成为村民们发家致富的重要法宝,更让平山村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韭菜专业村。村民程淑霞笑着说:“我从春节前就开始干活了,割韭菜一天能赚200块钱。趁着农闲出来干干活,补贴一下家用。”
赫兆君家的拱棚内,村民们热火朝天地进行韭菜收割工作,现场一片繁忙景象。“合理控制温湿度,还要追肥、扬沙子,采用拱棚种植,能提高韭菜产量和质量。”赫兆君有着20年的韭菜种植经验,谈及如何种好韭菜,他娓娓道来。
平山村种植韭菜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20世纪80年代,韭菜就已经在这里扎根生长。多年来,平山村的村民们不断钻研、摸索韭菜种植技术。他们利用拱棚开展韭菜种植,精准控制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如此培育出来的韭菜,根粗叶宽、叶色浓绿,不仅口感绝佳,还营养丰富。
驼山乡平山村驻村第一书记盖其亮表示:“截至目前,平山村已有31户投身于韭菜产业,全村韭菜拱棚面积达300多亩,年产值近300万元,韭菜已然成为全村的支柱产业。村民们通过共享技术、共同创新种植方式,不仅提升了韭菜品质,还实现了产量增长,真正达到了增收的目的。”
随着韭菜种植产业的蓬勃发展,村民们在家门口就有了打工的机会。村民们自发组成七八人一组的韭菜收割小分队,只要种植户有收割需求,小分队就迅速到位,无疑为村民增收开辟了又一条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