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提案”聚焦培育发展我市新质生产力


        经市政协十四届十七次常委会会议审议确定,由九三学社市委会、市政协科教卫委员会、市工商联联合提出的《关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大力培育发展我市新质生产力的提案》为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一号提案”。
        现状:我市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一号提案”的执笔人之一、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王青鑫表示,大连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经过近年来持续发力,取得标志性进展。特别是去年,英歌石科学城开城,滨海、黄海以及凌水实验室相继投入使用,有8家国家级科创平台先后入驻;大连市总体的雏鹰瞪羚企业超过300家,融科储能企业也顺利入选全国独角兽企业榜单,这些都为大连市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打下良好基础。“一号提案”的执笔人之一、市政协委员、市工商联副主席李翔表示,大连市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方面有很强的优势。“在供给侧,大连有众多高校、科研院所,有很强的科研实力;在需求侧,大连的一、二、三产业,包括新兴产业都有大量丰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我们认为,大连市要高质量推进两先区建设,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必须要认真做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紧紧把握‘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个大方向。”王青鑫表示。
        建议:五个方面助力我市新质生产力发展
        目前,我市在科技创新驱动力、成果转化力度、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创新投入供给、人才效能发挥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提案建议从五个方面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我市新质生产力发展。
        建议提升科技创新驱动力,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沃土。在充分发挥英歌石科学城核心示范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本地知名高校和顶尖科研机构的科研资源,设立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生物技术创新中心等,不断增加科技创新成果供给。同时,加强高校与科研院所科研工作的市场化导向,加强跨区域创新协同合作,加大对符合我市产业创新需求的科技项目支持力度。
        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催生新质生产力加速落地。要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优化提升中试基地和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在巩固现有洁净能源、精细化工等优势领域中试基地成果的基础上,拓展至海洋经济、智能制造、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领域,谋划建设新的中试基地。同时,加强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增强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聚合能力。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确保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建议定期组织“企业创新需求与政策对接会”,收集技术创新方向、面临瓶颈等方面的信息,形成创新需求清单;搭建线上企业创新交流平台,促进企业间相互学习与合作。建议围绕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开展协同攻关,鼓励行业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中小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组建创新联合体。此外,建议优化企业创新管理机制,培育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
        加大创新资金投入供给,倍增新质生产力发展规模。建议政府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专门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与“产业创新引导基金”,持续加大财政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专项拨款力度,特别是对新质生产力相关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同时,提升企业自身投入,鼓励金融产品创新,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此外,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保障新质生产力持续壮大。建议大连市政府通过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提高人才待遇和福利水平,完善生活配套设施、提高福利待遇等细节措施,加快形成科技人才聚集地效应。鼓励本地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深化合作,共同设计并实施跨学科学位项目或双学位计划,以满足新兴产业对于多方面知识技能的需求。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齐芳芳
        


辽宁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24-81680063 举报邮箱:jubao@ln.gov.cn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11-82488888 邮箱:netinfo@bdcb.cn
辽公网安备21020302000523号    辽ICP备08004184号-2    ICP许可证 辽B2-20190382
Copyright © 2008-2021 BDCB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大连半岛晨报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