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止痛药会上瘾?疼痛感男女有别?

第21个“世界镇痛日”,聊聊关于“痛”的话题


        无论是感冒发烧、扭伤还是牙龈发炎,我们经常会遇到疼痛。疼痛有很多种不同类型,无论是哪一种疼痛都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但一个很明确的事实就是,几乎所有人每年都会遇到疼痛问题。止痛药是针对疼痛的最直接解决方式,但是许多人,尤其是中国人十分抗拒止痛药,担心副作用、担心会上瘾,总是喜欢硬扛着。疼痛到底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止痛药是否真的那么可怕?该如何合理使用止痛药?
        国际疼痛学会从2004年起,确定每年10月第三个周一为“世界镇痛日”。今年的10月21日是第21个   “世界镇痛日”,就让我们一起聊聊关于“痛”的话题。
        一直在“忍痛”的中国人
        以偏头痛为例,这是头痛中最常见的类型,属于原发性头痛,中国成年人当中偏头痛发病率高达10%,多集中在20岁~40岁这个年龄段。女性偏头痛的发病率是男性的2~8倍,这和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有关,另外60%的女性偏头痛与月经周期相关。
        坏消息是偏头痛很难根治,部分患者在60~70岁之后才不再发作,但好消息是偏头痛预后良好,通常不会引起器质性病变,另外大多数都可以通过药物和非药物手段有效缓解。
        偏头痛影响生活质量,在实际的诊断和治疗中均存在诸多不足,偏头痛的诊断正确率并不高,中国偏头痛患者的就诊率仅有一半左右。所以实际上有很多偏头痛患者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这个病叫偏头痛,更没有做过规范的止痛治疗。
        疼痛不仅是一种症状,也是一种病。世界卫生组织就明确指出,当疼痛持续三个月或更长时间,就会被归为慢性疼痛。在2018年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1,慢性疼痛被证实定义为一种疾病。全球性医药公司葛兰素史克(GSK)于2020年发布的全球疼痛指数报告(第四版)中,根据19个国家1.9万人的调查结果,全世界有1/3的人每天都要经历疼痛,而在30岁以下人群当中,这个数字是1/5。这些疼痛可以出现在身上的各种部位,包括最常见的头痛、喉咙痛、肌肉痛、胃痛、关节痛和女性的痛经等。
        中国数据
        1.疼痛类型
        60%的中国受访者承受骨关节炎疼痛,这可能跟老龄化有关(全球平均(参与研究的19个国家,下同)为50%);
        2.承受更严重的疼痛
        36%的中国受访者将他们的疼痛描述为   “严重”(全球平均为31%);
        3.疼痛持续时间更长
        41%的中国受访者描述他们每次疼痛时间长达数小时   (全球平均为36%);
        4.疼痛的影响更显著
        70%的中国受访者认为疼痛影响他们享受生活的能力   (全球平均为65%)。
        当然,这个现象也不仅仅是中国才有的,在隔壁的日本,人们对止痛药的运用也没有那么及时。根据一项调查结果,在日本,只有不到40%的人在适当的时间使用止痛药来缓解头痛和痛经。
        有许多人更加愿意“忍住”疼痛,或者采取一些物理性的方法(比如热敷)来缓解疼痛,并不愿意吃止痛药。
        服用止痛药真的会上瘾吗?
        大多数人之所以不敢用止痛药,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止痛药的原理,担心“成瘾”。实际大多数人平时遇到的疼痛主要是轻中度疼痛,应积极寻找病因并采取干预措施,硬扛着无济于事,并且还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问题。
        成瘾这个问题,其实根据药理学可以分两部分来说,分别是非阿片类止痛药和阿片类止痛药。
        在各国的指南上,针对中轻度疼痛的通常是非阿片类止痛药,包括大家比较熟知的对乙酰氨基酚,以及布洛芬、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和洛索洛芬等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这些都是基础止痛药物,遵照说明书使用是安全的,并不会引起成瘾。
        而阿片类止痛药包括在癌痛中针对中等疼痛的曲马多,以及重度疼痛的芬太尼、羟考酮等。长期的临床实践表明,在常规剂量规范化使用情况下,这些阿片类药物的成瘾仍然非常少见,长期使用的成瘾者大约只有0.03%。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中重度癌痛患者可以通过这些药物有效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该怎样合理看待止痛药?
        仍然以偏头痛为例说明。中国偏头痛诊治指南里面就说了,偏头痛发作时需要尽早用药,以提高有效率。首选仍然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阿司匹林这些NSAIDs,70%~80%的轻中度偏头痛在急性发作时用这些药可以完全缓解。
        很多人担心过量用药,担心吃止痛药吃太久了,实际上在指南里面也对“长期用药”作出了定义,通常建议每个月的NSAIDs使用不要超过15天,含咖啡因的复方制剂不要超过10天。
        你自己想想,你一个月能用几次止痛药?其实大部分人都不会超出这个药量。
        再有一个是每天整体剂量,通常一片对乙酰氨基酚片是500~650mg,而一天最大摄入量不超过2000mg,所以如果你出现偏头痛或者痛经,每天3粒一般是没有问题的。实际上2000mg是中国的规定,已经比较保守了,像美国和欧洲的建议上限是3000~4000mg。
        有些中老年人真是忍耐力惊人,天天瞎担心“耐药性”“成瘾”,头痛欲裂也不愿意吃止痛药。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虽然这些常用的非处方止痛药不会成瘾,但是和其他药物一样它们也有风险。比如阿司匹林和布洛芬等NSAIDs有一定的引起消化道溃疡和出血风险(并且布洛芬一般不建议用于孕妇),对乙酰氨基酚对肝功能不全人群的风险升高。因此你在使用这些止痛药之前,也要先了解自己身体情况。
        对于偏头痛来说,不建议使用缓释胶囊,因为偏头痛的治疗目的是快速起效缓解疼痛。另外如上面所说,偏头痛发作后越早用药效果越好,不要到无法忍受时再吃药,这时候控制效果反而不好。
        所以日常的大多数疼痛都没有必要硬扛着。生活本不容易,你可以选择更轻松一些。
        
    ■相关话题
        我国慢性疼痛患者超3亿人女性患者比男性占比更高
        据国家疼痛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樊碧发介绍,我国慢性疼痛患者超过3亿人,每年增加约2000万名慢性疼痛患者。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疼痛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我国第三大健康问题。据统计,我国慢性疼痛患者超过3亿人,且每年以近2000万人的速度快速增长。2023年,我国慢性疼痛相关疾病住院患者达2615万例,仅疼痛科收治患者数量就增加了35.1%。
        今年世界镇痛日的主题是“关注疼痛的性别差异”。樊碧发介绍,最新统计显示,疼痛科收治的患者中,女性患者比男性占比更高,达到59.6%。慢性疼痛的产生发展存在性别差异,与不同性别间性激素水平、内源性镇痛系统以及大脑结构和功能等多种因素有关。
        1疼痛性疾病,男女有别
        有些疾病和疼痛是男性或女性独有的,比如:男性的前列腺炎,女性的痛经和产痛。
        有些以疼痛为症状的疾病在发病率上也有性别差异的现象。像痛风、强直性脊柱炎在男性患者多发,而类风湿关节炎、偏头痛在女性高发。
        2疼痛的敏感性,男女有别
        生活中,人们总觉得女性“身娇肉贵”,总在“无病呻吟”。一点点疼痛就大呼小叫。这并不是因为女性更“娇气”。研究发现,女性对疼痛的敏感性更高、痛阈更低、耐受性也更差。这和女性的性激素、大脑结构、染色体、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女性更容易体验负性情绪,比如焦虑、抑郁、恐惧等。而负性情绪会促进疼痛的发生和发展。
        3止痛药的效果,男女有别
        与男性相比,女性有生理周期,器官较小,体脂率也更高。这些体征都会在药物影响人体的过程中起作用。另外,男女在基因表达上就有本质不同,这也能导致药物代谢存在差异。有些止痛药的药效也因性别而不同。例如布洛芬在女性身上需要更高的剂量达到男性相同的止痛效果。对于阿片类药物,女性也需要更高剂量达到与男性相似的疼痛缓解效果。在止痛药的副作用上,男女也有差异。比如:女性服用阿片药物发生恶心呕吐的概率就更高。
        4治疗疼痛的方法,男女有别
        在非药物疗法方面,也有研究表明性别差异可能影响疼痛的缓解效果。心理干预、放松技巧可能对女性缓解疼痛更有效,比如:瑜伽、冥想、心理咨询。而男性可能更需要行为干预和教育来提高对疼痛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比如:康复锻炼、物理治疗、疼痛管理教育。
        总的来说,了解疼痛的性别差异对每个人都有重要意义——
        对于普通人,可以促进男女之间的理解包容,消除误解和忽视;
        对于医生,有助于根据性别制定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更有效缓解疼痛;
        对于科学研究,推动探索、开发针对不同性别更有效的疼痛治疗药物和方法。
        免除疼痛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让我们一起努力! 本版综合科普中国、光明网、北京日报
        


辽宁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24-81680063 举报邮箱:jubao@ln.gov.cn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11-82489026 邮箱:bandaochenbaoxinmeiti@yeah.net
辽公网安备21020302000523号    辽ICP备08004184号-2
Copyright © 2008-2021 BDCB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大连半岛晨报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