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王宝强执导的电影《八角笼中》正在热映,目前已经取得不俗的票房成绩和口碑,这也让王宝强一扫其导演处女作《大闹天竺》惨遭群嘲的心理阴影。王宝强表示,这次执导《八角笼中》,正好契合他40岁的心情和人生感悟,片中的角色都是他有感而发。
小演员都来自大山深处
《八角笼中》杀青这天,正好是王宝强40岁生日。回首过去的几年,他感慨良多。除了生活中发生过的那些不愉快的事情,他2017年执导的处女作《大闹天竺》还遭遇滑铁卢。他和影片还被评为2018年第九届“金扫帚奖”最令人失望导演和最令人失望影片,但他居然去现场领了奖,成为第一个去现场领奖的知名演员。他当场表态,“这回算是欠观众一次,我相信自己未来经过不断地努力学习,一定会成为大家心中合格的导演。”
因此,当看到《八角笼中》的故事时,他的创作欲望一下子被激发了出来。影片讲述了王宝强饰演的向腾辉带领一群山区孩子冲破命运重围、寻找人生出路的故事。“我在这些山区的孩子身上,看到了我小时候的影子。”王宝强说,他出生在农村,家里一贫如洗。他很小就知道,唯有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辛苦和拼劲,才有可能逆转命运,取得成功,赢回尊严。他很想为这些孩子做点什么,毅然决定将他们的故事搬上银幕,“在生活中,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八角笼’,都有自己面临的困难和难题,但每个人身上也有强大的潜能,只要有信心和信念,努力不懈,就有希望打破命运的牢笼,这就是我想在电影中表达的主题。”
在挑选片中小演员时,王宝强有意避开了那些专业格斗学校的孩子,虽然这些孩子在格斗动作上要漂亮很多,但他希望在大山深处找到那些身上散发着淳朴和天真的孩子,“尤其是他们眼睛里要有一种渴望看到外面世界的光芒。”在跑遍全国后,剧组终于找到了这些孩子,“我并没有教他们去表演,就是让他们一块儿玩,解放天性。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当年拍《天下无贼》时青涩而纯真的眼神。事实证明,孩子们往这儿一站,不用演,但谁也演不过他们。”
为演好颓废中年男长时间增肥
除了担任导演,王宝强此次在片中扮演主角向腾辉,他是一名退役的格斗选手,当年因为被人“设套”服用了兴奋剂,被查出来后,他的运动生涯也戛然而止。此外,向腾辉心里还有一个结,因为兴奋剂事件,他的母亲伤心过度,精神出现了问题,多年来一直卧病在床。“遇到这些孩子,向腾辉曾经想过放弃,但最后发现,这是一个双向救赎的过程。”
为了演好颓废的中年人向腾辉,王宝强花了很长时间增肥,让自己保持多年的六块腹肌慢慢被厚厚的大肚腩包裹住。这份“油腻感”和向腾辉手中不时拿着的“用牙签戳着的雪茄烟屁股”,让这个角色一下子鲜活了起来。
跟《唐人街探案》中造型夸张、表情浮夸的唐仁不同,王宝强这回希望在表演上能深入挖掘角色向腾辉的内心世界。他最喜欢的一场戏是:向腾辉在绝望后,颓然地坐在汽车里,车外街道上走过“变脸表演”队伍。“这个人物在那一刻是寸步难行的,遇到堵车,也是一个隐喻,但这时变脸者的光影投射到他的脸上,观众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这一刻也点醒了向腾辉,提醒他遇到难题时,要学会变通,一下子打开了他的思路。”
在王宝强看来,向腾辉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好人,但他是一个很真实的人,“一方面他让人误解,争议性强;但另一方面,他为了能给孩子们出路,甚至愿意掏出全部的身家,他从这些孩子身上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成就感。他们互相救赎,彼此成就。”
格斗比赛画面特意转成黑白
虽然是一部讲述格斗运动的电影,但片中真正的格斗比赛只有一场,并且放到了最后。青年演员史彭元饰演的成年苏木跟一位外国格斗冠军在八角笼中展现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战,比赛拳拳到肉,让人血脉偾张。
王宝强特意将这场最重要的比赛画面调成了黑白,让人想起了好莱坞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的经典电影《愤怒的公牛》,“一方面,格斗画面有点血腥,用黑白画面可以降低血腥感;其次,这些孩子出生时的人生是没有色彩的,他们就像是路边的野草,无人眷顾。只有站到赛场上,用拳头战胜对手,他们才能找回人生的出路和尊严,才能给自己的人生‘上色’。”最终,苏木靠坚韧不拔的意志战胜了对手,这时画面逐渐变成了彩色。
从筹备到影片上映,《八角笼中》历时六年。在外人看来,像王宝强这样的知名演员,日子一定很好过。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几年自己都经历了什么。先是剧本反复修改,编剧换了好几拨;其次是难拉投资,那些投资人一看不是喜剧,都退避三舍;电影做后期时,王宝强手中真的没钱了,好在有好兄弟陈思诚雪中送炭,才让他的梦想最后得以完成。
回望走过的这段路程,王宝强感慨万分。目前《八角笼中》在网评分7.6分,比《大闹天竺》的评分高了一倍多,他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如果这部戏成了,就是我新的开始,能吃上导演这口饭了。如果没有,那我的导演生涯可能就终结了。这一次,我已经没有了退路,只能全力以赴。”王宝强这样说道。 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