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近视暑假不需要看眼睛?

当心视力偷着下降!


        进入七月,暑假的脚步越来越近。假期是带孩子旅行的高峰期,更是监测孩子眼睛、口腔等各项健康问题的理想时期。“每年寒暑假都是我们小儿眼科最忙碌的时候,七成左右都是带孩子看近视的。”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小儿眼科主任孟祥俊告诉记者说,为了满足广大学生暑期看眼睛的需求,小儿眼科门诊实行无休制,周一至周日全天都安排专业的医生出诊,大家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就诊时间。对于近视的防控,广大家长都有哪些误区?保护眼睛应该注意哪些方面?针对大家关心的问题,孟祥俊主任做了详细解答。
        孩子不近视,也需要定期查眼睛
        在每学期学校组织的视力监测中,豆豆的视力都是正常的,所以豆豆妈妈就不再专门给孩子安排看眼睛,最近豆豆总说看不清黑板,豆豆妈妈就带着孩子来到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小儿眼科门诊,经检查,孩子近视已经达到100度了。
        孩子怎么“突然”就近视了呢?“近视并不是突然发生的,而且这个进展过程是可以监测到的。”孟祥俊主任告诉记者说,很多家长有个常见误区,就是认为只要孩子视力是1.0,不管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也不管眼轴长短,都认为是视力正常。事实并非如此,好的视力不等于视觉健康。视力受外界因素影响波动很大,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改善,但评估是否近视的标准绝不能仅依靠视力,还要结合散瞳验光和眼轴的数据,同样曲率情况下,眼轴越长,近视度数就越大,眼球壁就越薄,眼球血供就越少,眼底的健康状态就越差,所以防控近视和监测眼睛健康一定要定期监测眼轴及屈光度变化。“建议学龄期的孩子,根据自身情况,3至6个月进行一次眼科检查,及时发现近视的发生和发展。”孟祥俊主任提示说。
        近视可预测孩子三岁后就应该建立眼档案
        “目前,我国青少年近视防控形势很严峻,但近年来通过对近视眼的前期预测的研究,使近视的防治有了新的希望。”孟祥俊主任介绍说,对遗传因素,散瞳验光查远视储备、饱和视力检查、角膜曲率及眼轴监测,学习习惯和环境等综合评定方法,可以初步预测近视,从而进行针对性地防治。“近视的发生年龄越来越小,所以建议孩子在三岁左右就应该到小儿眼科建立眼档案。”孟祥俊主任介绍说,眼健康档案可以及时、动态地观察孩子的眼睛,提早发现近视的苗头,适时地予以防治矫正,做到避免和推迟近视的发生。另外,小儿斜视、弱视也是越早干预效果越好。“监测眼轴的增长速率和散瞳都是评价屈光发育的重要客观指标。”孟祥俊主任告诉记者说,在近视前3年到近视发生后5年之间眼轴增长更明显,且在近视发生前1年眼轴增长最快。根据眼轴长度,可以初步了解眼球屈光状态,定期监测眼轴变化,更好地判断孩子的眼睛发育情况。通过测量眼轴可以起到提前预警的作用。而散瞳药物可以放松调节力,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屈光度数,是国际公认的“金标准”。散瞳后的验光结果,有助于判断真实的屈光状况,做出科学的干预和制定正确的配镜方案。正确使用散瞳药物对眼睛及身体是无害的。
        专业小儿眼科搭建小儿眼病一体化诊疗平台
        多年来,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小儿眼科在业界和广大患者群里都享有较高盛誉。科室成立20多年,目前年诊次量达两万人次以上。
        孟祥俊主任告诉记者,小儿眼科拥有多种小儿眼病的综合治疗方法。在小儿弱视治疗方面,科室拥有大型偏振光3D视觉训练系统设备及3D网络家庭模拟软件,采用VEP指导下的个体化、量化、综合法进行治疗。在斜视治疗方面,采取手术、贴压三棱镜矫正及各种屈光学方法矫正各种常见斜视及复杂疑难斜视。在青少年近视防控方面,采取低强度红光、角膜塑形镜、视功能训练等个性化方法控制青少年近视,并积极开展儿童近视眼的前期预测及防治科普。科室给患儿建立完整的屈光档案,监测患儿屈光状态变化,多种先进的治疗方式使近视、弱视、斜视等儿童眼病的防控与治疗具有更多、更优的选择。
        记者了解到,作为小儿眼科的学科带头人,孟祥俊主任是医学博士,辽宁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从事眼科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二十余年,擅长小儿眼科斜视、弱视及屈光不正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近年来,致力于青少年近视防控知识的普及工作,并将国际前沿技术和理念引入到青少年近视的防治工作中。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沈华文/图
        


辽宁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24-81680063 举报邮箱:jubao@ln.gov.cn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11-82489026 邮箱:bandaochenbaoxinmeiti@yeah.net
辽公网安备21020302000523号    辽ICP备08004184号-2
Copyright © 2008-2021 BDCB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大连半岛晨报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