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发布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晨报讯(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记者黄凤桐) 日前,市政府网站发布《大连市加快推进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了全市在健全党建引领机制、完善多方参与格局、强化为民服务功能、强化便民服务功能、强化安民服务功能、优化服务设施布局、提高数字化政务服务效能、选优配强社区工作者队伍等8个方面的49项工作任务。
《行动计划》指出,要推动具备条件的街道、社区全部组建“大工委”“大党委”,提高资源、需求、项目“三项清单”对接精准度,统筹解决小区停车、垃圾分类、课后托管等民生需求。推动“大工委”“大党委”定期组织召开工作联席会议,统筹解决好辖区民生难题。推动党建引领居民自治逐步实现弃管小区管理服务全覆盖。推动在职党员全部深入网格认领网格服务岗位、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居民委员会成员兼任物业服务项目质量总监,推动物业企业与社区签订共建协议,积极认领社区党建服务项目。通过召开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圆桌会议”,破解居民群众关注的小区物业管理难题。
《行动计划》提出,健全完善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及时精准实施救助帮扶。每年为符合条件的城乡“两癌”患病低保妇女提供每人一次性救助1万元。进一步优化主城区急救站点布局,加强郊区急诊急救力量,逐步增加主城区急救站点,不少于1个。在街道层面建设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助餐、助浴、助医等综合功能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到2025年底,城市街道具备综合功能的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80%,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完成家庭养老床位建设3000张,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提高居家服务品质。
根据《行动计划》,我市将按照城市不少于400平方米、农村不少于350平方米且每百户不少于30平方米的标准,推进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突出服务“一老一幼”,优化阵地功能,设立老年食堂、日间照料、儿童托管等特色服务场所,2023年底前,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面积达到每百户30平方米以上。完成《大连市殡葬设施布局专项规划》编制,推动《大连市公益性公墓管理办法》立法进程,进一步规范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管理,力争到2025年底,推进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全覆盖。持续推进3档38级城市社区工作者职业化薪酬体系建设,确保社区工作者薪酬标准不低于上年度当地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