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中出现32次、历史试卷中出现26次

《史记》:高考最钟情的古代典籍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高考试题中传统文化的内容越来越多,传统经典的身影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高考试卷中。去年高考语文试题中,全国甲卷和新高考I卷两份试卷的文言文阅读选段,都出自《战国策》。但要说到高考试题涉及最多的传统典籍,那当然非《史记》莫属。根据我们能搜到的试卷材料,从1952年开始,《史记》就几乎是每年的必考书目。
        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史记》
        据不完全统计,《史记》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大概出现了32次,考查的重点,基本都是人物传记;考查的形式,主要是作为文言文阅读材料出现,题目从实词、虚词到段落大意、人物形象,综合考查学生对于古文的理解和把握。
        以下篇章出镜率比较高:
        《史记·项羽本纪》(1953年、1982年、1983年)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1954年、1956年、1984年)
        《史记·留侯世家》(1980年)
        《史记·淮阴侯列传》(1979年、1980年)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1988年、2006年全国卷Ⅱ)
        《史记·李将军列传》(2002年)
        《史记·张丞相列传》(2004年福建卷)
        《史记·滑稽列传》(2005年全国卷Ⅱ)
        《史记·伯夷列传》(2006年福建卷)
        《史记·儒林列传》(2006年山东卷)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2019年全国卷一)
        《史记·商君列传》(2019年全国卷二)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2019年全国卷三)
        2020年全国卷一作文题材料出自《史记·管晏列传》,也是考查学生对于人物形象的理解的。考题如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助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你当然可以任选一个人物展开你的思路,但如果正好读过《史记·管晏列传》或“管鲍之交”,就很容易下笔千言了。
        《管晏列传》是司马迁为齐国政治家管仲和晏婴所写的合传。写管仲时,司马迁对其政治业绩轻描淡写,而着意选取了“管鲍之交”这一逸事。文章开始即交代了管鲍交往的始末:即作文材料中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争夺君位,鲍叔牙对管仲的极力推荐。接着,文章借管仲之口道出鲍叔牙对他的知遇之恩:“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这段话传达出鲍叔牙对管仲的相知之深。简单来说就是,无论我管仲做的事在别人看来多么荒谬多么过分,鲍叔牙总能接纳、理解、允许我。因此管仲由衷发出“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的慨叹。
        从管鲍相知的角度来写,也很容易和司马迁共鸣,因为管鲍之情,即是司马迁一直渴求的惺惺相惜的知己之情。彼时,司马迁已惨遭李陵之祸,身受腐刑,“平生所交不为一言”,司马迁之所以略去管仲的丰功伟绩只记细枝末节,浓墨重彩写管鲍之交,只不过是借题发挥,来表达他的“一家之言”。这也是司马迁心中理想的人际关系准则,即《报任安书》所说的“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无论君臣还是朋友,他期待“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的意气相投,他欣赏“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慷慨悲壮。这也是人与人之间深刻的情感连接。
        再比如《刺客列传》中,司马迁写了五个人,他最赞赏豫让,而豫让的为人处世准则就是:“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这种为知己奋不顾身的准则令被刺杀对象赵襄子都“叹息而泣”……另一位刺客聂政,也是把严仲子视为知己,在自己的母亲死后,决心为严仲子报仇,说出“政将为知己者用”这样的话。
        如果能旁征博引这些材料,你的作文就太厉害了。
        高考历史试卷中的《史记》
        根据能搜索到的材料(实际还要多),高考历史试卷中《史记》出现了26次。近几年文综历史加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考题,分值更大。
        比如2017年全国卷文综历史考查学生对于“季札”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
        季札的故事见于《史记·吴太伯世家》,《吴太伯世家》记载了吴国从开国祖先吴太伯远避荆蛮到吴王夫差亡国的历史。对于吴国历代王室的更替,司马迁几乎都是一笔带过,甚至对阖闾、夫差等人,也没有着墨太多,唯独写季札的文字最多,尤其写他出使鲁国时对周朝音乐的点评,对每种类型的乐舞都可以娓娓道来,切中要害,正如材料所言“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
        季札不仅有很高的艺术鉴赏水平,政治嗅觉也高度敏锐。
        季札出使齐国,劝说晏婴赶快交出封邑和官职,这样才能免予祸患。季札出使郑国,预测到子产将要执政,劝告他应以礼治国,否则郑国将要衰败。季札到达晋国,非常欣赏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预言“韩、赵、魏将三家分晋”。后来,这些预言都变成了现实。
        最令后世称道的是季札挂剑的典故。正如材料所言,季札把宝剑赠给已经逝去的徐君,并说了一番耐人寻味的话:“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背)吾心哉。”
        这正是司马迁心心念念歌颂的人物,一旦对某件事下定决心,绝不反悔,宅心仁厚,一诺千金。所以最后他大加赞叹:“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呜呼,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所以,如果读过《史记·吴太伯世家》,这道历史题就很容易拿高分了。
        再比如,2019年文综历史全国卷2材料题考到了“司马相如”。
        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司马迁简练记述了司马相如旅居梁国、娶卓文君、通西南夷等事,却不惜篇幅全文收录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喻巴蜀檄》《难蜀父老》《上书谏猎》《哀二世赋》《大人赋》《封禅文》等八篇文章,使之成为《史记》中收录文章最多的篇目。这固然是因为司马迁对其文赋的喜爱,也充分表现出司马迁对于汉赋这种文学体裁的重视。正如材料所言,汉赋注重形式美,“叙事夸张,铺陈物象,句式整齐,文辞华丽,气势磅礴。”司马迁慧眼识珠,认识到汉赋独特的文学价值,这是他超前的文学观和审美观的体现。果不其然,在后世,汉赋成为和唐诗、宋词、元曲并称的“一代之文学”。这应该算是司马相如最大的历史贡献了吧。
        当然,司马相如本人也是一位政治家,他曾受命出使西南夷,将其团结统一于大汉疆域,被称为“安边功臣”。所以,他本人也是汉朝大一统的积极参与者与忠实维护者。他在汉赋中对于大汉王朝气魄和声威的赞颂,也令人为之神往。
        在最后的“太史公曰”中,司马迁还是相当客观地对司马相如作了评说:“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即一方面承认汉大赋的浮夸,一方面又认识到它的价值。如此,上述材料中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所以,把《史记》中这些人物传记读懂读通了,高考语文和历史试卷中最令人头疼又分值最高的题目就不用发愁了。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当然,我们的人生远比高考开阔多了。我们的人生更需要一遍一遍重读《史记》,对话那些动人心魄的人物,守望那些波澜壮阔的往事,总会找到我们自己的影子。
        
    ■相关链接
        《史记》:字词皆美
        《史记》以其严谨的结构、深邃的意蕴以及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深远影响,吸引着一代又一代学人。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史记》字词皆美,正是这些字词铸就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
        单字之精妙
        《史记》用字,精妙之处不可胜数,仅从一处描写皇后的文字以窥一斑。
        《外戚世家》记载,汉文帝的窦皇后早年贫困,其弟窦广国在四五岁时就被人拐卖,没有下落。窦广国历经磨难,死里逃生,终于与姐姐窦皇后相认。弟弟失而复得,窦皇后喜极而泣,抱着弟弟涕泗横流,与此同时,“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一个“助”字,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它将侍者的生存状态、侍者与主子之间的微妙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
        数字之传神
        《史记》在行文时,往往会恰到好处地运用数字,这使得语言传神而富有表现力。
        《孝文本纪》记载,大臣们剿灭诸吕之后,需要考虑皇帝的人选,最后决定迎接代王刘恒即天子位。刘恒多次推辞,“西乡让者三,南乡让者再”。《袁盎晁错列传》也记载了刘恒数次辞让天子位之事:“陛下至代邸,西向让天子位者再,南面让天子位者三。夫许由一让,而陛下五以天下让,过许由四矣。”《史记》记载刘恒辞让皇位,且与许由让天下的次数对比,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刘恒年纪虽轻却深谋远虑的形象较为生动地刻画了出来。
        字词叠用之气魄恢宏
        《史记》叠用词语,学者多有称道。宋代洪迈《容斋随笔》之《汉书用字》记载:“太史公《陈涉世家》:‘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又曰:‘戍死者固什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叠用七死字,《汉书》因之。”《史记会注考证》在注释《项羽本纪》“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这部分文字时,引用了明代学者陈仁锡的评价:“叠用三‘无不’字,有精神;《汉书》去其二,遂乏气魄。”
        初读无奇处,再读起波澜。《史记》之美,美在宏大的叙事,美在深邃的意蕴,也美在每一个看似微小实则并不寻常的字词。
        据齐鲁晚报、中华读书报
        


辽宁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24-81680063 举报邮箱:jubao@ln.gov.cn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11-82489026 邮箱:bandaochenbaoxinmeiti@yeah.net
辽ICP备08004184号-2 公安机关备案号:21020302000085
Copyright © 2008-2021 BDCB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大连半岛晨报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