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粉色小恐龙头像,统一的“momo”网名,打开一些社交平台,你是否被momo大军“偷袭”了?
所谓momo,并不特指某个人,而是一群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用户,用着同样的头像和网名。改名momo似乎成了这届年轻人“冲浪”的新潮流,套上momo盔甲的他们有了更多隐私和安全感,但同时也需提防有人利用这层盔甲恣意妄为、“按键伤人”。失序、失范的互联网发声并不可取,momo不是违法言论的保护伞,互联网更不是法外之地。
大隐隐于市 小隐隐于“mo”
“momo”到底是谁?
其实,“momo”们并不是什么“神秘组织”。一开始,“momo”这个名字和头像只是新用户注册账号后自动生成的默认信息。就像很早之前的“佚名”一样,不是某个人的特定署名,而是一种网友们用来匿名、隐藏在群体之中的方式。
说白了,“momo”就和曾经流行过的“用户已注销”“江湖骗子”等id一样,只是一个通用的“马甲”罢了。
不少人对此感到费解:网名和头像,不是用来体现个人特点、与其他用户区分开来的吗?为什么都要用一样的搭配呢?
道理很简单:首先是“防搜”。互联网时代,随着网络考古、“挖坟”“家访”越来越多地闯入个人空间,出于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不少人都不希望自己的冲浪足迹轻易被熟人发现。
网络技术的进步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但同时也模糊了我们线上线下工作生活的界限。虽然个性化的网名也是一种匿名马甲,但是根据越来越厉害的算法推荐、过往的网络痕迹,个性化网名也会被熟悉的人推测认出身份,有时甚至会遭遇“人肉搜索”等网络暴力。在社交媒体上,很多人会担心自己的隐私被泄露或者被其他用户攻击而不敢发言。
披上“马甲”,泯然众“mo”,有了集体掩护的身份,可以极大减轻社交压力,实现“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mo”的网络表达欲和分享欲。有网友称,“变成momo之后更敢踊跃发言了”,他们正是借助这个“外衣”追求更加“自由”的发言。即便发言不被认同也没关系,“你怎么知道我是哪个‘momo’?”
其次,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momo”大军,就像互联网诞生的一个又一个新梗,让不少年轻人跟风加入,这场集体行动也被赋予了更多意义。大家拥有着共同的一个身份——“momo”,就如同拥有了情感联结与群体归属。就像在公共空间里,戴着相同的面具,穿着批量复制的马甲,来一次集体数字狂欢,满足了年轻人的群体认同感和赛博朋克式的娱乐性。“好巧,你也是momo。”
momo现象观察:
可爱、好玩、热度高
记者在小红书输入momo,相关的笔记超过了395万条,带mo-mo的话题有1.3亿次浏览,叫mo-mo的用户更是翻了好几页都翻不到头。随机点开几个momo的账号,有的是分享制作思维导图的学习博主,有的是分享化妆好物的美妆博主,有的则是分享美食、美景的生活博主,每位博主的主页都很有个性,但套上粉色头像加momo的名字,一旦给其他人留言或是点赞,便也一时难分彼此。
豆瓣平台则有个成员超过7600人的momo小组,这个闲聊小组有组规、有玩法,进组就说明了“本组作为伪匿名组,尽可能在不被制约的情况下维护每一位组员的言论自由”。组内的闲聊帖有吃瓜总结,有毕业论文求助,有分享收集的mo-mo头像,甚至有momo提问“大家出于什么原因加入momo大军”。得到的回复是“好可爱”“好玩”,也有mo-mo表示:“不仅可爱,也方便隐藏。”
“我是社恐,没在社交平台上发过评论和帖子,自从加入momo,看到感兴趣的帖子我都会评论。”有网友为此收获快乐,变得大胆,也更有安全感。
一个momo的自白:
为了安全感毫不犹豫加入
欣欣子是一名新晋momo,4月下旬才加入momo大军,原本小红书是她随手记录生活的秘密基地,不像朋友圈有那么多熟人和家人,她看心情会发追星、看剧、旅游、美食等日常。直到有一篇感叹电视剧《长月烬明》的笔记被熟人刷到,对方还通过微信发来截图问:“这好像是你吧?”欣欣子说当时自己尴尬到“脚趾都能抠出三室一厅”。
于是欣欣子连夜注销了原来账号,注册新账号时毫不犹豫地加入了momo大军,一样的名字,粉色小恐龙头像,那一刻她感受到“泯然众人”的安全感,“家人们,真的好高兴啊!”她新账号“加入momo大军”的笔记下还吸引了各类momo前来留言打卡。
如今欣欣子的账号粉丝数量还不到5个,但她乐在其中,又开始分享生活,买了好看的长裙,想去哪里打卡美食,呈现一个活泼的momo,“可以丝滑地分享快乐、吐槽生活而不被人发现,我找到了一种更自由的表达方式。”
“一mo做事亿mo当”
momo成了法外狂徒?
有人热情加入,也有人无奈退出。有momo是被@烦了,“有些人喜欢在评论区@,因为名字和头像都一模一样,对方就是随机选,我有一天被陌生网友莫名@了十多次,真的讨厌。”
常逛B站、豆瓣、小红书的小蒋一开始是在小红书上注意到momo的,一会儿刷到首页推送的宠物笔记来自momo,一会儿美食笔记下活跃着momo的评论和点赞,“刚开始以为是一个人,感叹这人精力充沛,怎么到处点赞、收藏、留言”,后来她好奇点进momo的主页,才发现每个人的主页特色、IP地址均不同,“原来是一群人,这不就是豆瓣上以前的‘已注销’吗?”
当小蒋点开一个有关momo的笔记,看到他们的口号是: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但momo是法外狂徒。有些人觉得加入momo大军后就能“激情”发言,因为他们另一个口号是:一mo做事亿mo当。
“他们都用统一的头像和名字,变相成为匿名评论,评论时可以隐藏自己的身份,但也可能让他们更大胆地发言,发表一些激愤评论,如果有人持有不同意见,可能会被一群momo围攻,还很难辨认到底是哪位在口出狂言。这岂不是更容易滋生网络暴力吗?”这名95后对这种形式摇了摇头。
二创越来越多年轻人乐于寻找群体身份中的个性化表达
其实momo这个名字原本是从微信登录小红书、豆瓣等外部软件时系统默认的昵称之一,初代momo们就是一群不想更换昵称的网友,后来越来越多网友自行将昵称改为mo-mo,头像换成粉色小恐龙。随着大军壮大,一些二创也逐渐融入其中。从一开始统一的粉色小恐龙头像,到如今衍生出五花八门的形象,有拿着“上岸”的考研mo、耳机mo、皇冠mo、奶茶mo,还有不少联名的财神mo、懒羊羊mo等,这届年轻人似乎以此为创作平台,配色的更换、配饰的增加,逐渐求同存异,彰显出个性化的一面。名字上也可以玩创意,nono、wowo等都犹如momo的“变身”。
除了momo大军,网上还有“托腮小赞”大军、“欢乐马”大军等。就如托腮小赞是托起好运、托起事业、托起美好,含有幸福的万物皆可托住的寓意,这也是很多青年愿意加入大军的原因之一。
观点
隐藏自己≠为所欲为
“相同的名字,一样的头像,momo的出现满足了一些缺乏安全感的群体,他们想发声音,但又有顾虑。”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咨询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蔡海超表示。
蔡海超觉得,对这届年轻人来说,momo就像盔甲,一旦穿上后能够隐藏自己的面容,但却隐藏不了自己的内心需求,“一方面这种形式帮助他们找到自己、成为自己;另一方面似乎也在助力他们做些平时不敢做的事情,这就更需要一些引导。”
在她看来,对头像的二创、对名字的改写,已经体现了在共同盔甲下开始个性化发展,这是逐渐外化不同自我的开始。蔡海超希望青年成为momo后必须保有底线,曾经因为不希望自己被别人攻击而加入momo大军,如今也不要成为群起而攻之的一员,“不能因momo的盔甲而为所欲为,这样的行为应该不符合加入momo大军的初衷,也和粉嫩可爱的momo不相配。”
自由表达≠不负责任
上海市团校副教授、青年人才教育研究二级学科负责人金燕娜分析,从媒介形式来看,这是树洞新的演化类型。因为身份隐匿,不用担心暴露,momo们将网络社交平台作为承受秘密、私事的“树洞”,可以尽情倾诉不方便告诉身边人的事情,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
不过金燕娜也指出,momo大军的匿名社交问题需引起重视和警惕,匿名社交也容易走向反方向,引发一些负面问题,“比如情感倾诉反而变为表达欲减退甚至消失,又或者自由表达变成网民不用负责任地发表言论,让网络充满虚假信息、欺骗行为,因为反网暴才形成的momo群体反而成为了网络暴力的根源等。”因此,她建议在保障momo自由表达的同时,也需探讨如何在网络世界中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管和问责机制,引领他们合理表达、享受自由的同时,也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综合央视网、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