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辅导来了!

对话先行者:仅15%愿意


        近日,由民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编制的《“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规划中明确要求加强婚前指导、婚前保健、婚姻家庭关系调适和离婚辅导,减少婚姻家庭纠纷。事实上,在该规划落地之前,全国已有一些城市提前在“婚前辅导”这条路上迈出了探索的脚步。记者了解到,目前婚姻关系辅导机构的运营模式,主要以政府购买社会力量服务等形式,组建由心理咨询师、律师、社会工作师、婚姻家庭咨询师、社工等专业人员组成的专业化团队,为婚姻当事人提供专业化辅导服务。
        记者分别采访了位于宁夏和浙江的两家婚姻关系辅导室。这两家辅导室运营时间分别为   3年和   1年,分别采用了多种手段,将婚前辅导融入结婚登记过程当中,以此来提高公众的参与度,但他们都在实践中面临着共同的问题:“新人不重视,参与人数少。”
        如何在婚前以科学的方式预判风险、规避矛盾,也许是一条仍需探索的道路,但从那些已经提前踏出摸索脚步的机构中,我们试图找到通往前方的答案。
        【现状】
        “知道的人太少,参与的人更少”
        “你让新婚夫妻参加婚前辅导,他们肯定不参加。”银川市兴庆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主任张倩说。
        2015年,银川市兴庆区婚姻家庭辅导室成立。起初,辅导室主要负责离婚夫妻的矛盾调解,但大多数前来咨询的夫妇离婚意愿强烈,愿意参与调解的夫妇少,调解收效甚微。“把干预提前,效果或许会好一点。”2018年,怀揣着这种想法,银川市兴庆区婚姻登记处开设了婚前咨询课程。
        参与新婚辅导“得靠引导”,张倩的体会是,“基本没有新婚夫妻会在登记前主动参与辅导”。据她介绍,登记人数多时,民政局的工作人员会在登记结束后,向新婚夫妻介绍宣誓服务——五六对新婚夫妻面向颁证台集体宣誓。随后,工作人员会趁机对他们进行一个简单的集体辅导。登记人数少时,新婚夫妻可以进行一对一的婚前辅导,但“参与人数极少”。“没时间”“忙”,是大多数人拒绝婚前辅导的理由。兴庆区婚姻登记处曾进行过一项问卷调查,超90%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进行婚前辅导”,大多数人也有意愿参与这项服务。然而,在真实的结婚登记现场,被婚姻登记处的工作人员动员后,愿意参与婚前辅导的人仅占10%~20%。
        兴庆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包括再婚,兴庆区结婚登记的人数为415对,其中,参与婚前辅导的仅有64对,占比为15%。
        同样的尴尬局面,也一度出现在了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民政局婚姻会客厅里。
        2020年,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南门社区婚姻会客厅挂牌成立。据此前媒体报道,该会客厅成立的初衷,是提供一个以“婚姻家庭辅导与调解”为主题的开放公共空间,相对舒适自由,只要有情感方面的问题都可以来坐一坐、聊一聊,尤其适合那些已去过婚姻登记中心、正进入离婚冷静期的夫妻——他们的关系单靠婚姻登记中心的一次调解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持续跟进和多次回访。社区婚姻会客厅为婚姻家庭辅导与调解工作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起初,婚姻会客厅并不太受欢迎。创办之初,每个月来此参与婚前辅导的人数大概为40人。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大,前来参与婚前辅导的人数逐渐增加,目前,婚姻会客厅每月大概能接收200对前来做婚前咨询的夫妻。
        【运营】
        以政府购买民间服务为主
        据了解,目前这两家婚姻关系辅导室的运营模式很相似,即政府购买民间专业机构服务,依托于当地的婚姻登记处设立。
        据银川市兴庆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主任张倩介绍,目前兴庆区仅有一间小小的婚前辅导咨询室与一位辅导老师,且没有专门的工作经费。每年,兴庆区妇联、兴庆区民政局、兴庆区司法三家机构都会联合向王斌海所在婚姻辅导机构购买服务,所有费用加起来是6万元。王斌海是兴庆区婚姻家庭纠纷辅导室的主管,同时也是国家三级婚姻家庭咨询师,他本身在当地民间机构从事婚姻关系相关的心理辅导工作。张倩认为,每年6万的经费额度,对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扩大产生了一定的限制。
        同样的,嘉兴市海盐县南门社区婚姻会客厅也是由当地民政局通过购买当地社工事务所服务的形式创办。王国琴是当地一家社工事务所的理事长,同时也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她告诉记者,海盐县民政局每年购买她所在机构服务的花费为5万元。海盐县民政局分管婚姻工作的负责人徐中华介绍道,在海盐县,结婚登记中的一项程序是填写婚姻心理测评表。倘若测评结果显示新婚夫妇在婚姻中可能遇见问题,社工会在新婚夫妻正式登记前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婚前辅导。
        而在银川兴庆区婚姻家庭纠纷辅导室,情况有所不同。王斌海告诉记者,当地的婚前辅导工作开展主要分两种途径,一种是结婚登记结束后由工作人员引导,另一种是辅导人员主动向新婚夫妇介绍项目,两种途径加起来,愿意参与新婚咨询的人数大概占六成左右。
        【辅导内容】
        主要脱胎于导师的生活经验
        婚前辅导究竟是什么?几十分钟的辅导,究竟会对一段或将持续几十年的情感关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两家机构分别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通过对比两家机构婚前辅导课程的具体内容,记者发现,它们基本都以明确夫妻角色的认知、夫妻沟通技巧等为主。
        “婚前辅导的目的是帮助新婚夫妻认清婚姻的实质,主要分为四项内容。”这些内容来源于王斌海的工作经验与对婚姻生活的感悟总结,是他所认为的“婚姻生活中缺乏的东西”。王斌海说,目前,民政局的婚前辅导是免费的,主要以授课方式进行,辅以小品演绎调节气氛,一节课大概30~40分钟。比如,在介绍家庭事务的规划与分配时,王斌海会向新婚夫妇演绎小品“王大爷王大妈”——他一人分饰王大爷、王大妈两个角色,向新婚夫妇展现夫妻间因家务产生矛盾时正确的处理方法。
        嘉兴市海盐县南门社区婚姻会客厅工作人员王国琴告诉记者,由于当地民政局在结婚登记流程中,已引入了填写婚姻心理测评表的环节,因此婚姻会客厅的工作人员在发现问题后,便可以及时介入引导。“比如,有的年轻人不希望和公公婆婆一起住,我们会跟她说,如果未来公公婆婆来帮你带孩子,你得和他们多沟通。”王国琴说道。
        对于婚姻心理测评表的具体测评内容,王国琴介绍道,测试题主要从二人世界、夫妻角色认知、沟通的艺术等话题入手,对年轻人的婚姻观进行解读,可以帮助新婚夫妻更多地了解步入婚姻殿堂后的生活。“服务开设以来,尽管有少部分夫妻不愿意填写问卷,但工作开展整体顺利。”“我们帮助过很多夫妇。”王国琴说,婚姻会客厅是婚姻服务“系统性落地”,是将过往婚姻服务的经验“项目化”。除了婚姻测评表、婚前咨询等服务,婚姻会客厅还会定期开设婚姻经营课程,如情绪的奥秘、男女差异等。
        那么,辅导效果究竟如何?王斌海说,婚前辅导并没有那么神奇,效果也是“因人而异”。一次辅导并不会对新婚夫妻产生很大的影响,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人在听课后会有所感悟,未来在婚姻生活中碰到问题能有所回避,“但也有人只当是听了个故事或者笑话。”
        从回访情况来看,王斌海发现,高学历人群更加认可婚前辅导的效果,而学历偏低或是难以接受新鲜事物的人群则认为婚前辅导用处不大。王斌海说,尽管工作“很被动”,但只要做了就会有效果,“最起码,可以减少发生家庭矛盾的概率吧。”
        【展望】
        “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全民婚姻观
        王斌海和张倩不约而同地表示,希望未来能强制新婚夫妇进行婚前学习。
        王斌海希望政府能更加关注新婚辅导这项课程——尽管一直在努力宣传,但并非所有人都接受这项课程,他们的工作开展起来依然被动。他认为,倘若工作能“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全民的婚姻家庭观念认识,增强对婚姻家庭的敬畏感,可以避免当下一部分人草率地以“离婚”来解决家庭问题。
        而在张倩看来,现代年轻人的婚姻观更为自由、更不受他人影响,很多年轻人觉得婚姻是“想结就结,想离就离”,她希望婚前辅导可以引导年轻人更为重视婚姻。对于行业的未来,张倩很看好,她说,近10年来中国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给了她信心,“婚前辅导的接受度会越来越高的。”
        王国琴表示,婚姻会客厅的模式能否在全国执行取决于政府的推动力度,未来较为可能实现的是推广统一的婚前辅导课程,她说,“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如今,随着《“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出台,推进婚前辅导教育服务平台建设已提上日程。按照规划,未来婚姻家庭辅导室(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在县级以上婚姻登记机关覆盖率达到80%。
        “改革对于全社会形成正确的婚姻家庭价值取向、遏制婚俗不正之风,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婚恋专家张银玲告诉记者。   据红星新闻
        
当前为第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