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厨房夫妻”当选感动中国人物

“我们所在的,是一个很好的人间”


        炒菜1元,米饭1元,煲汤2.5元……在南昌江西肿瘤医院附近,有一家开了18年的爱心厨房,厨房的主人是年过六旬的万佐成和他的妻子熊庚香,他们提供炉具、水和各种调料,来他们这里做菜的全都是肿瘤医院患者的家属,这些家属在这里炒几个菜,让病床上的亲人能吃到家的味道。这个专为病人提供炉火的厨房也被人们称为“抗癌厨房”。2月17日晚,“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名单出炉”,“抗癌厨房”万佐成、熊庚香夫妇当选。评选方给万佐成、熊庚香夫妇的颁奖词是:微弱的灯,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红的灶,氤氲出亲情的味道。这陋巷中的厨房,烹煮焦虑和苦涩,端出温暖和芬芳,惯看了悲欢离合,你们总是默默准备好炭火。
        一切始于一次求助“你来就行,我不要钱”
        “抗癌厨房”最早要追溯到2003年,那时候,万佐成和熊庚香在江西省肿瘤医院附近开了一个早点摊,卖油条、麻团等食物,顾客里有不少人都是附近医院的患者家属。有一天,一对中年夫妻找到万佐成,询问是否可以借用他的炉子炒个菜,他没有多想就同意了。“他们的儿子才十几岁,患了骨癌,一条腿截肢了,两夫妻都在这边照顾孩子。小孩一直闹脾气,吵着要回家。外面买的饭菜他都不吃,就想吃妈妈做的菜,这个妈妈找了很多地方都被拒绝了,最后找到我这里。”万佐成和老伴很同情这对夫妇,“我们也是做父母的,听完他们的遭遇很心酸,就说你来炒吧,天天炒都没关系,我不要钱。我反正都是要做早点的,炸完油条的炉火还旺,你来就行。”
        后来,这件事可能在病房里传开了,大家听说这边可以炒菜,便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借炉子,“几天时间就来了好多人”。那时候,万佐成和熊庚香可能并没有想到,这件事他们会一做便17年。
        来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再苦再累,都没他们难”
        肿瘤医院附近有个地方可以炒菜的事传开后,万佐成夫妇开始面临另一个问题:来借炉子做饭的人越来越多,从开始的几个,到后来的几十个上百个,原本的炉子不够用了,支出也越来越大。万佐成自费买了十多套厨具和煤球炉,供患者家属在这里炒菜。又因为到这里炒菜的,大多是从江西各地来南昌陪家属治病的,而且多是癌症。“抗癌厨房”就这么叫了起来。
        刚开始,炒菜是免费的,后来,常去做饭的病人家属过意不去,提出要付钱。夫妇俩为了让他们安心,同时也为了维持基本的水煤开支,炒一个菜收5角钱。这个价格维持了很多年,直到2016年因为物价上涨,他们才把价格调整为1元钱。而每年过年期间,厨房是免费供大家使用的。没错,这个厨房连除夕都在开火。去年过年,万佐成和熊庚香去儿子家吃年夜饭,半个小时就吃完赶了回来,“医院不休息,我们就不休息”。
        这个价格,自然是不可能赚钱的,甚至要贴钱,除此以外,三百六十五天的无休状态也是考验,但夫妇俩都没有怨言,“到我们这里的,都好可怜。我们再苦再累,都没他们难。”这方小小的厨房里,有最难熬的病,也有最硬的菜,最暖的爱。
        人生之味“吃饱饭,才能好好活下去”
        巷子里的厨房人来人往,炉火不熄,菜香四溢。对许多患者家属来说,这份人情味和烟火气,是他们在亲人患病的重压下,难得的喘息和安慰。在人生的艰难岁月里,在对抗癌症的漫长时光中,那些锅炉里沸煮的、翻炒的、蒸腾的,何止是饭菜,更是生命的气息和爱的证明。
        万佐成曾在采访里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几年前有个四十几岁的妇女来我这里买油条,她的母亲十几年前患癌过世了,她很遗憾在母亲住院时没有找到这样一个地方给妈妈做点好吃的,如果早点遇见我们,她心里的遗憾就会少点。”
        经营厨房17年,每年接待上万名患者家属,万佐成心里明白:有的病治不好,但让病人吃好,家属的遗憾就少一些。而对患者家属来说,来“抗癌厨房”做菜,也许并不全是为了节省开支,让自己所爱的人能吃到一口家的熟悉味道,让正承受痛苦的亲人能感受到自己的用心,也许是这件事更重要的意义。
        万佐成的“抗癌厨房”里,有不会做饭的丈夫为了患病的妻子一点点开始学炒菜,有饭来张口的子女为患病父母学煲汤……在生死面前,曾经不成熟的慢慢成长,曾经依赖惯的开始独立,曾经被照顾的开始照顾他人。
        一道道家常菜,浓缩的是父母之爱、子女之爱、夫妻之爱……无数个家庭的酸甜苦辣咸就这样跟着炉火跳跃,随着锅铲翻飞,最后烩成一盘人生之味。
        “厨房这边肯定要做下去,一直做到做不动为止,我和妻子最大的愿望是健康就好,厨房这里离不开我们,来厨房的人说感激我们,对我们来说,能帮别人一下就帮一下,也希望能帮更多的人,对我们来说,在病人家属困难的时候能伸手帮他们一下,给他们一点光一点热,我们真的感觉到非常快乐。” ——万佐成
        他们的故事“一起吃饭的地方,就是家”
        在央视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第九集《相守》的开头,有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上午被确诊为癌症,那他中午会干吗?答案是:吃饭。多少人面对生死的态度,都在一碗饭里。
        老夏是“抗癌厨房”的常客。2015年,老夏的妻子被查出宫颈癌,第二年癌细胞转移到脑部,2018年脑部水肿压迫神经,此后瘫痪在床。失去了行动能力、曾经开过饭馆的妻子,现在需要老夏给她张罗一日三餐。妻子生病之后,老夏说自己没想别的,就是“一心把她伺候好”。送医喂药,做饭擦身,事无巨细,都被老夏承包了。鲈鱼豆腐汤是老夏为数不多的拿手菜。锅里不停翻滚的乳白色鱼汤,如同老夏对于妻子的希冀,上下沉浮,却从未停歇。对抗癌症,就像一场耗时耗力的长跑,需要的不仅仅是体力,更是坚固的心理防线。“我一天到晚除了炒菜宽心一点,在医院里面就像坐牢一样。”对于老夏来说,做菜就是他每天放松自己的方式。日复一日,光阴在三餐中溜走,日头在翻飞的锅铲上东升西降。病房里的病友来来去去,而对于老夏和妻子来说,一起吃饭的地方,就是家。
        26岁的邵慧慧在厨房附近租了一间房子,每天早早来到厨房。“医院里面有食堂,但比自己做饭更贵,爸爸也不喜欢吃。”为了让患肺癌的父亲吃好饭,慧慧和妈妈每天变着花样做菜。
        女儿患上“EB病毒相关淋巴组织增殖性肿瘤”后,张美菊没有想不开,“谁家出了这个事,都没办法,只有承担。”她每天从医院附近买好菜,再拿到“抗癌厨房”加工。母女俩中午炒两个菜,吃不完,晚上热热继续吃,“为了小孩,能节省就节省一点。”
        这样的故事,还有多少,恐怕连万佐成夫妇也数不清……
        善良是一个环唯爱是永恒的底色
        在万佐成夫妇经营厨房的这些年里,还有来自各方的支持和暖意:老人的子女曾对老两口做的事情提出过异议,不想父母和癌症病人接触。但在了解父母做的事之后,他们的态度慢慢转变,如今不但不反对,周末还会过来打扫卫生。
        露天厨房刚形成时,夫妻俩担心会影响街坊出行,内心忐忑。没想到街坊们不仅没有抱怨,还送来了30个高压锅、20多个铁锅、20多把菜刀和菜板。更有街坊特意送来母鸡,硬塞给熊庚香,面对熊庚香的再三拒接,对方说“你不吃,可以给病人吃啊”。出现在这里的,还有一些无名的志愿者。一位中年男子,从早上8点来这里帮忙,下午4点才离开,每次都会提一些食用油来,也不肯告诉别人他的名字。
        2018年2月,万佐成、熊庚香夫妇荣登“中国好人榜”。当地政府已经拨款装修了厨房并补贴房租。
        …………
        是这些,让我们相信:我们所在的,是一个很好很好的人间。在这个人间,有人选择善良,有人传递善良,有人在善良中获得勇气……所以,善良得以形成一个回环,将更多的爱扣在了一起。人生无常,唯爱是永恒的底色。
        
    ■电话连线
        春节不打烊放弃去现场领奖
        大年初六晚上,《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举行,因为春节期间仍要坚守“爱心厨房”,夫妻俩没能去北京的颁奖现场,这也让熊庚香有些小小的遗憾。“我现在出名了,但生活没什么变化,每天还是到我的小巷子里面‘上班’。今年要是有条件的话,希望能帮助更多困难家庭。”熊庚香告诉记者。她说,只要自己能动,“爱心厨房”就会一直坚持下去。
        在夫妻俩获得“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奖后,当地政府为他们减免了一部分房租,很多爱心企业也送来油盐酱醋等物资。如今,“爱心厨房”基本能够做到收支平衡。“当然,我的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干了这么多年,得到大家的认可,得到大家的关注。我们两口子这么多年的坚持也没有白费。”熊庚香在电话中爽朗地笑着说。
        熊庚香说,她还没去过北京,心里原本特别想去北京看看,在天安门广场上拍个照,本来票都买好了,不过,由于夫妻俩岁数大了,坐火车或飞机到北京舟车劳顿,加上疫情原因,老万夫妇此番最终没能去成,这让她感到有些小小的遗憾。
        “不过,这里需要我,所以我一年365天,一天也不能离开。每天看到熟悉的面孔,知道患者的家属还在与病魔斗争,还有希望,我就很高兴了。”获奖当天,熊庚香、万佐成夫妇在宿舍里打开了电视机,在电视上观看了提前录制的关于他们夫妻俩的视频。看着电视机上的自己,熊庚香有些不好意思。“把我拍得好像年轻了一些,我其实都快70岁了。”她笑着说。
        因为春节期间肿瘤医院附近的餐馆基本上都会关闭,每年的腊月廿八到正月初八,“爱心厨房”的炒菜炖汤全免费,而且24小时不打烊。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熊庚香和万佐成一天也没休息,这条几十米长的小巷,有太多杂事需要夫妻俩操持:4点起床,用木柴给煤炉生火;9点前得把厨房收拾好;10点多,病人家属陆续提着菜前来做饭。每天,夫妻俩都要忙到夜里9点以后才能吃上晚饭。
        图文综合央视新闻、《广州日报》《北京青年报》
        
当前为第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