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人才大战”不光靠“引”还要与产业发展融合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作为城市经济发展工作的承载者,人才更是引领发展的驱动力。如今,全国各个城市都极为重视人才的重要性,在本次政协会议上,许多政协委员提出,当前,全国各地掀起了抢人才大战,大连应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完善人才保障制度。
        加强人才引进与产业发展融合
        政协委员马跃辉建议,出台更多吸引落户优惠政策,加强抢人大战,让全国更多年轻人来到大连、落户大连、创业大连、贡献大连。国情、市情已让我们充分认识到,未来,得年轻人者得天下。尽快吸引更多年轻人来连,更多创造条件让大连的高校学子毕业后愿意留在大连,已刻不容缓,亟需高度重视。
        政协委员王芳建议着重引进以科学研发类、金融类等为主的技术型人才,保证引进的人才能够切实符合大连市产业发展结构需求,能够为大连市发展提供全面可持续支撑。
        同时,王芳建议应持续优化、不断完善人才引进政策。虽然大连市出台了5+22等多项人才政策,但是仍存在一定问题,应当结合各领域人才引进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引进政策。对于本地毕业生留连困难问题,也应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先做到留住本地人才,再继续引进外地人才。同时,持续优化人才服务保障,人才领域各相关部门,切实抓好各项政策的兑现落实。
        柔性引进“候鸟型”高层次人才
        在本次政协会议上,民革市委会提交了有关“完善我市‘候鸟型’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的提案。“候鸟型”人才是指由于时间和空间等多种条件的限制,无法长期在某一地区工作的人才类型。所谓柔性引进,是与刚性引进相对的,指在人才引进过程中,突破地域、户籍、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限制,不改变其户籍   (不迁户口)或国籍,不改变人才与原单位关系(不转人事关系),将人才吸引到本地工作或创业的人才引进和使用方式。
        民革市委会建议细分引才模式,将柔性引才分为“产学研”主体之间的柔性引才   (包括聘任流动模式、项目合作模式、咨询流动模式、交换流动模式)、“二次开发”(主要指对离退休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的再利用)和人才租赁三种模式。同时,鼓励企业“飞地引才”,我市用人单位在国内外设立研发中心、分支机构其全职聘用的高层次人才,若研发成果、产生效益归我市企业所有,视同在我市工作,可以申报各级重点人才工程,入选者享受相应奖励或支持政策。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记者王博文
        
当前为第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