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5%

2020年高新区经济指标领跑全市


        2020年,这个极不平凡的年份,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大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团结带领下,全区上下同心抗疫,共克时艰,严防控、促复产,抓改革、跨难关,在重整行装再出发道路上,在推动“又高又新”高质量发展征程中,“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经济运行企稳回升   主要指标领跑全市
        2020年经济发展成绩显示,高新区经济运行企稳回升,主要经济指标逆势大幅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62.8亿元,增长3.1%,高于全市2.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4亿元,增长17.5%,高于全市17.4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03亿元,增长6%,增幅位居全市前列;实际利用外资1.52亿美元,增长52%,完成率和完成额均排名全市第一;实际到位内资105亿元,增长46%,完成率排名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收窄到-5.7%,位居全市前列;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完成全口径债务化解9.98亿元,债务余额较上年度降低17%,债务率升至绿色等级,为历史最低点,财政运行迈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入选全国首批12家“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全国首批13家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单位、8家国家创业创新示范街区建设试点园区。工信部赛迪研究院首次发布了《国家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排名》,大连高新区位列第36位,居东北地区首位。
        疫情防控成果显著   复工复产扎实有序
        第一次疫情期间,高新区仅用7天时间完成了2个隔离点建设,48小时内完成共171个小区的封闭管理,实现了确诊病例“清零”、患者“零死亡”、一线人员“零感染”;“7·22”第二次疫情发生后,组织全员核酸检测,实现“零感染”;“12·15”第三次疫情发生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32万人核酸检测,封控管理两个小区。
        同时,扎实有序抓好企业复工复产。在疫情防控最紧张阶段,保证88家软件外包企业、共1.4万名员工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组织申报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33家,帮助企业申报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5.3亿元,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12.69亿元,新增减税降费15.72亿元,兑现区级科技扶持政策1.16亿元。
        2020
        这一年,他们以自加压力、主动作为的高新担当,打赢一场经济发展攻坚战。
        这一年,他们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高新斗志,打赢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这一年,他们以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高新精神,打赢一场科技创新阵地战。
        这一年,他们以立足当前、放眼未来的高新视野,打赢一场长远发展持久战。
        这一年,他们以披荆斩棘、自我革命的高新魄力,打赢一场改革破冰战。
        这一年,他们以争创一流、优质高效的高新形象,打赢一场营商环境优化战。
        这一年,他们以人民至上、以人为本的高新情怀,打赢一场补足民生短板主动战。
        这一年,他们以系统思维、有序推进的高新理念,打赢一场社会治理系统战。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提升创新策源能力
        2020年,高新区出台“高新20条”政策措施。设立12亿元规模的政府引导基金,引进珠海景祥等3只基金。支持东软教育科技集团成功在港交所上市。
        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375家,总量达967家,占全市40%;培育雏鹰企业399家,占全市60%;新增瞪羚企业13家,累计41家,占全市45%;新增种子和潜在独角兽企业2家,累计4家,占全市100%,各项指标全市排名均为第一。
        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117.5亿元、技术合同认定5130份、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6271件,三项指标均排名全市第一。新建众创空间5家;新入选国家众创空间备案2家,累计15家,占全市51%。
        招商引资精准发力   重大项目纷至沓来
        2020年,全年“走出去、请进来”招商280余次,实现签约项目44项,其中新引进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项目10项,累计达137项。
        全年开复工亿元以上重大项目达73个。SAP中国研究院大连分院揭牌成立;德赛西威研发中心、长城汽车数字化研发中心并肩落户;微软—大连工业物联网加速器“云签约”落地运营。
        心医国际入选新基建国家级示范项目,东软集团入选国家物联网领域示范项目。英歌石科学城建设纳入全区建设发展的重中之重,国科大能源学院项目竣工,先进光源二期(大科学装置)项目实现供地,预研项目获得中科院审批立项。
        启动大华新材料国际创新中心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九成通用飞机研发试验中心等项目顺利摘牌。
        机构改革成果显著   充分激发人员活力
        深化园区改革是高新区2020年践行高质量发展的重头戏。高新区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机构挂牌成立、人员安置到位、工作正常运转”的阶段性目标。
        在机关改革中,对原实际运行的20个机关部门精简5个,对13个承担机关职能的事业单位撤销,精简比例达55%;实施全员竞聘,参聘率达147%,淘汰率达32%;对科技、招商等部门预留岗位向社会公开招聘,报考比例1:20,成功招聘了30名高端人才,平均年龄31.5岁,硕士以上学历占比80%。
        在事业单位改革中,将原实际运行的78个事业单位进行优化整合,精简比例达90%。
        在街道改革中,新组建七贤岭街道办事处,为3个街道补充配强22名班子成员、32名工作人员,各派驻1个事业单位分中心,对事权财权进行剥离划转。
        营商环境全面优化   服务水平大幅提高
        高新区在“打造东北一流营商环境”上接续用力,大力开展“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专项教育活动,成立营商环境局,持续进行“标准提升”“硬件提升”“服务提升”“作风提升”四大工程建设,全力打造“民呼我应、民需我为”和“企事我帮、企难我解”真心诚心暖心的营商环境。
        启动新政务服务大厅建设,近期全面投入使用,设立24小时自助服务区。
        全区政务服务事项达到了应进必进率100%、网上可办率100%,新办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申报率100%;729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222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容缺受理,在全市率先开展不动产交易“一窗通办”;创新性开设“代办员”“政务服务+金融”“错时办公”等特色服务项目。
        民生保障成色更足   社会治理加快推进
        2020年高新区全面启动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坚持多措并举促就业,充分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着力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贫困家庭子女等群体就业培训和安置。
        同时,高新区进一步加大道路交通、生态治理、学校、医院等工程项目建设力度。坚决落实疫情防控期间社保费“免、减、缓”政策。依法依规解决了理工大学西校区动迁、通才计算机学校搬迁等历史遗留问题。
        全年实现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动态为零。对59个小区5.47万户进行了天然气入户改造,完成了大连第十七中学校舍、七贤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小平岛社区中医馆建设,开办了大华学校和龙湖云峰幼儿园。启动区龙王塘污水厂建设和凌水河黑臭水体治理工程。
        从严治党力度不减   作风建设凸显正向效应
        高新区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积极创建优质党建项目,强化各级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创建“高新先锋”“红帆之家”“IT联盟”等优质党建项目。
        围绕抗疫情、稳经济、谋发展等重点环节开展监督工作,高新区制定了《大连高新区党工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
        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高新区党工委充分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全区党员自发为抗疫捐款82.6万元,217名机关干部组成战“疫”突击队。 齐丛军   杨文书   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记者王博文
        2021开局“十四五”而今迈步从头越
        2021年,高新区党工委向全区发出了“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号召,这是高新区继“重整行装再出发”之后,提出的又一重要发展理念。今年是高新区成立30周年,也是“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首站之年。高新区提出坚守“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初心和使命,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高素质产业、高品质园区、高满意度生活的高质量创新新城。
        继续深入推进园区改革   着力升“高”扩“新”
        今年,高新区围绕“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要求,继续实施标准、硬件、服务、作风“四个提升”工程。春节前,正式启用新政务服务中心,建立“民呼我应、民需我为”、“企事我帮、企难我解”和“五个一、双互动”政策兑现机制。加强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在大连软件园、腾飞软件园等楼宇载体设立“科创服务驿站”。
        结合园区建政改革和区划调整,进一步修订完善园区“十四五”规划和专项规划,全力打造大连科技创新新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组建国有独资控股集团,设立产业投融资、科技创新创业、园区招商服务等四大服务功能板块。
        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盘活存量建设土地和闲置楼宇。引导培育大数据交易市场。支持各类企业参与要素交易平台建设,形成涵盖产权界定、价格评估、流转交易、担保、保险等业务的综合服务体系。
        持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着力登“高”丰“新”
        今年,高新区将完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机制,投资8000万元建成集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院于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投入2.8个亿启动中铁和未名山配套学校项目。大力建设“云就业”平台项目,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以下。做强“高新区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项目”,启动10处社区用房建设。
        今年高新区计划投资4.78亿,完成24大项49小项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精细打造七贤岭核心区,集中开发英歌石科学城。继续推进品质高新、生态高新、平安高新、法治高新、数字高新等专项行动。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平台建设,建设信息化社会治理体系。加快推进河口、龙王塘、黄泥川污水处理厂建设,凌水河污水治理及上游管网建设。
        加强创新策源能力建设   着力抢“高”闯“新”
        今年,高新区将决胜英歌石科学城主战场。重点推动中科院能源领域核心科研力量在科学城集聚,大力推进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辽宁实验室精细化工研究中心、智能制造研究中心、智慧能源与大数据研究中心建设,优先建设氢燃料电池、储能技术2条产业链。重点推动中能建能源产业园、国创氢能燃料电池发动机产业园、恒超低温锂电池产业基地等项目引进力度。加快推进先进光源大科学装置落地。
        以获批国家首批“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高新区”为契机,实行企业创新积分管理。积极申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全年力争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达到1800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130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50亿元。
        精选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建立“雏鹰—瞪羚—潜在(种子)独角兽—独角兽”企业梯度培育体系,设立高成长企业培育库,全年力争四类企业总量突破500家。
        助力创新创业生态。高新区将新建一批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孵化器和加速器。积极承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等品牌活动。支持更多金融机构在高新区设立科技银行。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技术转移、核酸检测、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等新型服务机构。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着力跃“高”出“新”
        做大做强“1+6”产业集群。今年高新区将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端转型,建设数字化解决方案研发中心与交付中心。加快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超前布局区块链、量子科技等未来型产业。
        依托英歌石科学城构建世界领先的洁净能源研发产业集群,支持新能源电池、氢能制备及应用、先进储能等领域的技术产品开发应用,培育壮大洁净能源产业集群。
        依托生命科学创新中心,积极参与中日合作大连国际生命科学走廊建设,重点发展智慧医疗、精准医疗两大特色领域,培育壮大生命健康产业集群。
        加快发展车联网产业,支持发展无人机、机器人、移动智能终端等智能设备以及航空航天技术产品,培育壮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支持发展以海洋信息化为重点的船用电子、无人船舶等技术产品,布局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功能食品等产业,培育壮大智慧海洋产业集群。
        依托大华新材料国际创新中心,大力发展轻量化金属、稀有金属、5G通讯材料,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集群。
        围绕游戏、动漫、影视制作等重点领域,推动科技与文化领域融合创新,大力发展工业设计、互联网教育等产业,培育壮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2021
        新的一年,他们擘画“又高又新”施工图,立下攻坚克难军令状,重拾高质量发展信心,不断绘就“高”的魅力风范,“新”的时尚引擎。
        新的一年,他们发出“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号召。顺应了科技创新成为“后疫情时代”大国竞争、世界格局调整的关键影响因素;顺应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顺应了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顺应了高新区要担当大连创新驱动发展主引擎的使命任务。
        新的一年,他们明确全面目标。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又高又新”嘱托,胸怀“国之大者”,坚守“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初心和使命,以“再造高新、争创一流”为目标,以排头兵的姿态、先行者的状态,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高素质产业、高品质园区、高满意度生活的高质量创新新城。
        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   着力攀“高”育“新”
        推动赋能“数字大连”“智造强市”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依托英歌石科学城,打造若干前沿技术应用与转型示范基地。统筹推进自创区“一区多园多点”建设,牵头组建省级产业园区协同发展联盟,辐射带动奥托智能制造产业创新研究院、生命科学领域肿瘤液体活检产业研究院、CAE仿真工程产业研究院、大连量子技术研究院等七大科技园区发展。
        深化沪连对口合作,探索建设“沪连合作产业园”,推动英歌石科学城与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科技合作。主动连接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等国内一流园区,开展科技产业交流合作。
        加快建设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发挥“海创周”日韩办事处等平台作用,建设日韩国际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开展与“一带一路”国家地区产业、科技、贸易合作。
        开展“大连软件”品牌推广。重点推进大连软件云产业联创基地、软件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集成电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新材料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着力站“高”融“新”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把习近平总书记“又高又新”重要指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全面领导,巩固深化“基层党建制度落实年”成果,精心组织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持续深化两新组织“扩面提质”行动,抓好非公企业组建党组织工作。
        坚持首先从政治上看,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把解决“中梗阻”问题作为改进作风的重要内容,突出整治“躲”“等”“推”“拖”和“慵懒散慢虚”等现象,继续大力倡导“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想办法”和“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作风。
        蓝图绘就千般景,三十而立启新程;时光不恋过往,唯有奋斗,才有更好的未来。进入新阶段,面向新发展格局的宏大叙事,面对科学城的崭新画卷,高新区坚定“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双升级,用智慧和汗水书写新的辉煌,奋力谱写新时代“又高又新”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实际行动为大连“两先区”建设做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献礼建党100周年!   齐丛军   李士国 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记者王博文
        
当前为第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