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霸王级”寒潮全扫描


        12月28日早上,中央气象台升级发布寒潮橙色预警,这也是寒潮预警的最高级别!这便意味着,2020这场“跨年”寒潮的确堪比“霸王级”,对此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做出了独家解读。
        速冻!大风降温+雨雪天气一次性“发货”
        中央气象台12月28日早上升级发布了寒潮橙色预警,这也是寒潮预警的最高级别。强冷空气将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带来大风和强降温天气。预计28日至31日,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10℃左右,西北地区东部、东北地区东南部、华北西部和北部、黄淮南部、江淮、江南、华南中北部等地降温12~16℃,局地降温幅度可达16℃以上,上述地区将有4~6级、阵风7~9级偏北风,我国东部和南部海区有7~9级、阵风10~11级偏北风;降温过后,最低气温0℃线将南压至华南北部一带,最低气温-10℃线在黄河下游到秦岭一带。
        与此同时,28日至29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江汉等地还将有降雪、雨夹雪或雨转雪。
        胡啸表示,如果把此次寒潮天气过程比作“快递发货”,首先是“发货地”,从天气原理上看,此轮寒潮是在西伯利亚高压、阻塞高压和极涡的共同配合下形成,强大的冷空气在西伯利亚堆积,然后爆发。而发货的过程也不再是多股“分批次发货”,而是一次性发货,“直邮到家”。因此,从特点上来看,“速冻”是这次寒潮天气过程的最大特点,冷空气移动很快,风寒效应明显,同时,部分地区有明显的雨雪天气,这些都将“打包”好,一次到位。
        寒冷程度堪比2016年“霸王级”寒潮?
        胡啸表示,近年来,大家印象深刻的还属2016年1月下旬的那次“霸王级”寒潮过程。然而,与今年即将到来的这场寒潮相比,2016年1月下旬寒潮过程的绝对气温值更低,因为1月下旬我国整体气温水平本就处在更低的状态。但是本次寒潮天气过程降温的速度更快,一些区域更是“断崖式”降温。比如,长江中下游地区,寒潮来袭的48小时内普遍降温幅度在15℃上下,这要比2016年1月的那场寒潮变温更加剧烈,公众感受到的寒冷也就更加明显,从这个角度来说,今年的“跨年”寒潮的寒冷程度将不亚于2016年1月下旬的“霸王级”寒潮。
        同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跨年”寒潮在降温的同时风力也会较大,再叠加风寒效应,寒冷程度可想而知。比如南京,29日,在雨雪影响之下,还将伴有5-6级北风,体感温度要比预报的温度再低3-4℃,提醒公众一定做好防寒保暖工作,谨防感冒。
        江淮、黄淮成“降雪中心”雪线最南或达湖南南部
        寒潮到达前后,在冷暖空气共同影响之下,我国中东部地区还会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胡啸分析,总体来看,东北、华北地区水汽较差,基本不会飘雪;广西、广东气温高,也不会下雪;而在西北地区东南部、江汉、黄淮、江淮等地则会成为此轮寒潮过程“降雪中心”,普遍会有小到中雪,局地大雪,一些高海拔地区还存在暴雪的可能。
        胡啸认为,由于这次冷空气整体移动速度较快,降雪过程持续时间不长,但雪会下得急一些。城市中,像是济南降雪大概在28日夜间至29日上午,郑州在28日夜间至29日早晨,合肥在29日下午至29日夜间转雪。此次降雪范围的最南端,相比上一轮“双十二”寒潮天气过程更加偏南,29日夜间到30日早晨,能够见到雪花的最南端有望到达湖南南部。
        面对这场“跨年”寒潮我们如何防范?
        胡啸提醒,在农业方面,目前华北、东北南部、黄淮、江淮等地越冬蔬菜多在开花结果期。此次寒潮天气过程存在低温冷害可能,上述地区需要做好蔬菜保温、防风工作,农民应及时给作物加盖草毡棉被,有条件可采用加温设备,山东、安徽、江苏等地需警惕棚膜受损。
        在交通出行方面,由于降雪将主要出现在江苏、安徽、山东、湖北、河南等地,因此上述地区的路面存在结冰风险,28日至30日,市民出行需格外警惕。另外,由于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期,低温环境有利于病毒存活和传播,因而在此次寒潮天气影响下,公众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谨防感冒,外出时需做好防护工作。
        为何是霸王级?
        此次寒潮主要原因是较强的寒潮冷高压从蒙古高原东移南下,给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带来大风和降温天气。与两周前的“双十二”寒潮相较,此次岁末寒潮无论从影响范围还是降温幅度上均超过前次,但极端性和雨雪强度不及2016年1月的   “霸王级”寒潮。
        “杀伤力”几何?
        “速冻”是这次寒潮天气过程的最大特点,冷空气移动很快,风寒效应明显,同时,部分地区有明显的雨雪天气,这些都将“打包”好,一次到位。
        谁会最“受伤”?
        一般来说,冬季“湿冷”要比“干冷”体感冷,骤冷要比缓冷体感冷。此次寒潮影响下,南方地区气温骤降、且空气湿度较大,公众对寒冷的感受可能会更突出。
        
    ■趣味链接
        全国抗冻排行榜出炉看看哪里的人最抗冻?
        近日,中国天气网微博发起的《北方人VS南方人,你觉得谁更抗冻?》投票,822个参与者中,623人把票投给了“湿冷攻击全靠抖”的南方人,占比高达75.8%;199人投了“天寒地冻都不怕”的北方人,占比仅有24.2%。网友调侃“你在北方的暖气里吃冰棍,我在南方的被子里瑟瑟发抖”“北方御寒只是装备好,南方人抗冻才是属性高。”
        “不南不北地区”最抗冻
        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王天奇表示,北方地区,虽然整体气温低,但有暖气加持,属于“外挂抗冻区”;而南方的抗冻能力根据地理位置和纬度的不同有所区别,并不是所有地区都抗冻哦。
        中国天气网根据室内气温、湿度综合分析发现,江苏、浙江、上海、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四川、重庆、贵州等   “不南不北地区”冬季气温低、湿度大,需要频繁抵抗“湿冷魔法攻击”,属于最抗冻区域;而福建东部、广东大部、广西中南部、云南中部、台湾北部、海南北部的冬季气温也有低至个位数的时候,偶尔也会手抖脚抖,属于一般抗冻区;台湾南部、海南南部、云南南部的部分地区始终温暖,环境优良无需抗冻。
        全国省会级城市中南京合肥最抗冻
        最抗冻的   “不南不北地区”还可以细分为海派湿冷、楚派湿冷、川派湿冷等区域。那么究竟哪个区域是抗冻属性最高的   “最中之最”呢?中国天气网选取省会级城市作为代表,通过隆冬季节的平均最低气温、相对湿度等因素来综合排名,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抗冻指数为五颗星,为最抗冻城市。
        根据1981年至2010年数据,南京1月平均最低气温-0.7℃,相对湿度70.7%;合肥1月平均最低气温为-0.3℃,相对湿度75%,夜间最冷时,体感温度低于0℃,湿冷异常。此外,隆冬时节,贵阳、杭州、上海、长沙、成都、南昌的体感气温都较低,大概在0-10℃,加上相对湿度大,可能频繁遭受湿冷魔法攻击,抗冻指数为四颗星,重庆的抗冻指数也在三颗星。总体来看,以南京、杭州、上海为代表的海派地区抗冻指数最高。
        为何南方人更抗冻?
        从气候上来看,北方的气温明显比南方更低,为什么大家都觉得南方人比北方人抗冻呢?针对这个投票,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王天奇解释,我国南北以秦岭、淮河为界,这条界限也是划分是否集中供暖的依据之一,北方为集中供暖区,南方不集中供暖。北方虽然室外气温低,隆冬时节,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甚至都在冰点之下,但是室内有暖气加持,气温普遍在18℃以上;南方虽然气温稍高,但室内外温差较小,当气温跌破0℃时,室内室外都犹如冰窖一般。而居民大多数时候都待在室内,北方需要适应室外气温的时候并不长,而南方需要适应是整个漫长的冬季,所以长期在南方生活的人对冷环境的适应性会强一些。图文综合   中国天气网、新华社、红星新闻
        
当前为第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