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天到黑夜的最美守护

这一道背影令人泪目,温暖全城


        在金润小区26号楼前,一个穿着防护服的瘦小身影坐在草坪中,阳光从东向西逐渐落下,直至夜幕降临,一盏孤灯、一个背影,这人依然坚守在寒风中从未离开。12月22日在网上流传着这样一组照片,尽管只有两张,却让无数人为之泪目,在如此严寒之下,一位志愿者守护在自己服务的楼宇前,为封闭楼宇内的居民提供帮助。是谁拍的这组照片,照片中的主角又是谁,12月23日,记者多方联系,找到了照片中的志愿者和拍摄者,详细了解照片背后的故事。
        两张照片诠释滨城最美守护
        12月22日晚,在新浪微博上,两张照片热传起来,照片内容非常简单,拍摄者分别在白天和黑天,在同一角度、拍摄了同一个人,照片中的人物身穿防护服,没有什么其他动作,只能看到这人坐在草坪上的背影,身边还有块块积雪,直到夜幕降临,在昏暗的灯火中,这人依然坐在原地不动,没有离开。
        拍摄者介绍了图片信息,照片中的人是金润小区26号楼的志愿者,每天早上6点准时到岗,为全楼解决各种问题,传递信息,订蔬菜,分发抗疫物资,整理各种资料上报,深夜9点半才能离开。孤灯下,瘦弱的身躯,孤独而坚强。
        这组照片引发了网友的极大关注,截至12月23日14时许,该条微博的点赞量达到2.4万余次,评论量1000余次。网友们纷纷留言,并@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媒体。“我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23日12时许,记者联系上了照片拍摄者谷培源,他本人也是八方救援队的一名志愿者,提起当天的情况,他表示,当天他们在金润小区进行楼内消杀时,突然注意到了居民楼前的这个身影,于是就拍了张照片,没想到等到他们消杀完毕,这位志愿者还坐在外面,于是才有了这组照片。“每位志愿者都不容易,我就是想记录下来。”谷培源说。
        为了服务居民她坚守寒冬
        23日12时许,记者几经周折找到了照片中的志愿者刘莹辉,她刚刚忙完手头的活儿,利用午休时间接受采访。“我是从站前街道环保社区过来支援的志愿者。”刘莹辉是环保社区的社区人员,12月20日上午接到命令,与同事们一起到金润小区帮助兄弟社区为居民服务。
        志愿服务的时间是从早6点到晚9点。“街道给我们每人配发军大衣、暖宝,还搭建了轻体房作为休息点,里面有热水和电热器。”刘莹辉说,自己负责的26号楼距离休息点,步行大约5分钟时间,但她为了能第一时间了解居民情况,所以选择坚守在楼前。“放心吧,我这防护措施可多了,穿着军大衣,还有暖贴和暖宝。”刘莹辉坐在居民楼中间位置阴影中的草坪里,让全楼居民一眼就能看到她。
        刘莹辉负责的26号楼共有6层、5个单元、85户居民,从12月20日开始,她就在楼外守着。“第一天连坐的地方都没有,靠着树干站了一天,手脚都木了。”刘莹辉说,但是自己没法离开,一方面要防止居家隔离的居民擅自外出,一方面还要为居民们订餐、订菜;解释居家隔离的各项政策,有时还要当居民的心理咨询师。“有的居民在家里太憋闷了,打开窗子,我就跟他们说,实在不行吼两声,隔着窗户说说话。”刘莹辉说,志愿服务非常琐碎,要求志愿者们的服务更加细致入微。
        居民眼中的“拾荒老人”“邻家小妹”
        冷,作为土生土长的大连人,41岁的刘莹辉从没想到大连会这么冷。“尤其是第一天,一会儿工夫全身都冻透了。”虽然看着像是坐在地上,其实刘莹辉手头的工作却非常多,手机操作几乎一刻不停,由于手指始终暴露在风中,冻得指尖都裂了口子。
        在照片中,刘莹辉坐在一张海绵垫上,随身携带的背包和纸袋就放在身旁。“那张海绵垫是我从垃圾箱附近捡来的。”刘莹辉笑着说,因为太冷了,前两天她在楼前捡了些东西铺在地上御寒,所以26号楼的居民都戏称她是“拾荒老人”。
        “我们楼虽然只有85户,但订菜量是小区里最大的,全靠志愿者们一家一户统计上来的。”刘莹辉说,居民多、需求多,所以每位志愿者都非常辛苦。而除了金润小区,刘莹辉还要时时关注自己所在的环保社区,她负责219户社区居民,要在微信中及时回复居民疑问。
        如今,她已经成了居民眼中的“邻家小妹”。“蔡哥家有大伞,四边用透明塑料布一围,就OK了。”“我提供帐篷。”“啥时候弄,喊我一声。”……在26号楼的居民微信群里,许多人都张罗着给她送个帐篷或支起围挡。“我们的居民都太可爱了,他们都特别支持我们的工作,那张挂在树上的灯就是他们送的,还不住地给我打气。”刘莹辉说,如今她在志愿者队伍里的代号就是“26号”。半岛晨报、39度视频   首席记者王博文
        
当前为第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