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让废品站爆仓:收废品大妈一天收800斤纸箱

“快递垃圾”咋扔你知道吗?


        11月1日至11日,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处理快件39.65亿件,“剁手党”们的实力再度震撼世界。
        “双11效应”在短时间内让电商爆了单,让快递爆了仓,而当近40亿件快递打包上路之后,“双11”最后一站点爆的就是废品市场。
        “双11”会产生多少快递垃圾?
        这两天,余燕(化名)只要拿着废旧纸箱出门,就感觉自己像明星一样受人瞩目。
        从楼下到垃圾桶这一小段距离,路上有几位大爷大妈时常走动。只要余燕拿着快递纸箱朝垃圾桶的方向走,这些人就会紧紧盯着她,有的甚至会一路小跑上前接走。
        “可回收垃圾专用的那个垃圾桶根本用不上。”余燕说,这些天,她陆陆续续收到了十几个快递,拆下来的废纸箱都被人收走了。
        “双11”之后的这几天,记者在北京采访的多位市民都表示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双11效应”已经直接映照在小区的垃圾桶边。
        52岁的甘继红(化名)住在北京丰台区,她日常穿梭在几个居民社区干着回收废品的工作。去年的“双11”,她单日最多收过1吨废纸箱。今年的“双11”战线拉长,被扔掉的废纸箱并未出现去年那样的单日爆棚景象,但几乎每天都能收个400公斤。
        付军(化名)是北京海淀区五棵松某废品收购点的负责人,日常负责3个小区的废品收购。进入11月以来,他明显感觉到了“双11”的热度,平常一天能收200公斤左右,现在一天能收600公斤。“整个11月,纸箱是最主要的生活垃圾。”付军表示,在“双11”产生的垃圾中,废旧纸箱会占据大多数。
        这一现象在商场附近也很明显,朝阳区一大型商场的废品回收点,“双11”的这几天,一天最多能回收5吨废纸箱。
        不仅是纸箱,随着快递垃圾的增加,垃圾整体数量也在增长。北京新村垃圾中转站原来每天有80吨左右的垃圾量,11月以来,垃圾量几乎每天都在递增,负责人介绍现在每天的垃圾量在100吨以上,需要启用四台垃圾车轮番作业。
        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11月1日至11日,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处理快件39.65亿件,其中11月11日当天共处理快件6.75亿件,同比增长26.16%,再创历史新高。
        如此庞大的快件量,其背后所产生的快递垃圾量级,可以想象。
        当快递爆棚遇到垃圾分类
        毫无疑问,“双11”的购物狂欢,让电商平台、网店老板、快递员甚至废品收购站都迎来了行业旺季。但在各地都开展垃圾分类的背景下,该如何处理快递垃圾呢?
        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17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曾指出,我国快递业包装主要集中在快递运单、编织袋、塑料袋、封套、包装箱(瓦楞纸箱)、胶带以及内部缓冲物(填充物)七大类,其实这其中多数可以回收。
        有网友为减轻垃圾站工作人员垃圾分类的工作量,特意制作了视频,教大家如何给快递垃圾分类。比如,快递纸箱、泡沫等属于可回收物;而快递盒上面的胶纸和干冰袋、防撞气泡膜一样都是干垃圾,最好撕下来单独处理。
        快递垃圾如果不分类,全部作为“其他垃圾”处理,不仅会导致环境污染,还会造成资源浪费。
        以2018年为例,有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共消耗各类快递包装材料941万吨,在2000年这个数字为2.06万吨。而2018年在快递包装材料生产、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共产生1303万吨碳排放,需种植约7.1亿棵树才能中和。
        国家邮政局的最新监测数据也显示,目前,我国纸质类快递包装材料有80%能够被回收利用,而塑料类快递包装废弃物由于回收价值低,有99%都得不到有效利用。
        缺乏硬性要求   推动快递绿色包装还要走多久?
        按照官方公布的数据,截至11月16日,我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700亿件。近三个月以来,快递业务量实现从500亿件到600亿件再到700亿件的“三连跳”。
        如果不实施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快递垃圾无疑将带来巨大的资源负担和环境压力。
        今年6月,国家邮政局印发了《邮件快件绿色包装规范》,给推动快递包装“减负”提供了参考。如建议采用“一”字形封装方式的包装箱,使用胶带的长度不超过最大综合内尺寸的1.5倍,可循环集装袋循环使用次数不低于50次等。
        陈盛凯(化名)是一位家居用品淘宝店的店主,考虑到品牌定位和消费者的体验,店铺使用的快递箱和胶带都是定制的,以前,胶带宽度大约有50毫米,现在则换成了45毫米以下的窄胶带。
        虽然只是减少了5毫米,但对环保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范围内,45毫米以下的“瘦身胶带”封装比例已达94.3%。
        回收可利用的快递包装也是近年来被提及较多的方式,既环保又不浪费。不过,陈盛凯对这种方式有一定的顾虑:“这个理念是好的,可是有多少包装能不被损坏?而且,我担心这会影响店铺留给大家的印象。”陈盛凯表示,一般情况下不会重复使用包装。
        除了商家对于包装重复使用有顾虑,采访中,一些快递公司工作人员也表示,目前在公司层面并没有开展快递纸箱回收业务。
        此外,虽然国家层面出台了不少快递包装规范,但多是推荐性标准,政策的落地效果和监管手段都有待观察。
        今年8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到2022年,全面建立严格有约束力的快递绿色包装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标准与法律政策协调配套的快递绿色包装治理体系,推动标准成为快递绿色包装的“硬约束”,支撑快递包装减量化、绿色化、可循环取得显著成效。
        
    ■支招
        塑料袋、纸箱、泡沫……
        “快递垃圾”该怎么分类?
        收到购买的商品无疑是件开心的事,但是自从很多城市开始实行垃圾分类以来,扔垃圾也成了收到快递后的一大难题,对于快递不同的包装,你会分类吗?
        首先,大多数的快递是由胶带和牛皮纸颜色的纸壳箱构成的,这种纸箱毫无疑问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它们属于可回收垃圾。但是,箱内防止碰撞的塑料泡沫究竟是属于可回收垃圾还是其他垃圾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温宗国解释说:塑料泡沫外面的膜属于聚乙烯高压膜,较大面积的塑料膜是具有回收价值的,将它们投放到正规的环卫系统中才能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其次,另一种常见的快递包装就是黑色塑料袋,往往用来装衣服之类不怕摇晃且可以折叠的小件物品,这种包装我们在拆快递时,经常会直接撕开或者用剪刀大面积剪开,而这种已经被破坏的没有再利用价值的塑料包装和胶带则属于其他垃圾。
        其实,对于快递包装,并不都是仅能一次性使用的,据报道,很多快递纸盒在第一次利用后并未有很大的变形和损坏,是可以再一次当作快递包装使用的,而扔到可回收垃圾桶后,在垃圾分类清理时,这些纸箱也会被单独存放再次利用。因此,我们在拆快递时,也可以尽量避免大面积的破坏快递包装,如果它们能够被重复使用,也是我们对环境保护所做出的一种特殊的贡献。
        
    ■相关新闻
        中消协发布“双11”消费维权舆情报告
        汪涵、李佳琦、李雪琴被点名
        20日,中消协发布“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报告用网络大数据分析了10月20日-11月15日期间相关消费维权舆情,指出今年“双11”期间消费负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带货、不合理规则两个方面,其中,汪涵、李雪琴直播带货“翻车”和李佳琦直播间“买完不让换”等事件被点名。
        中消协报告显示,监测期间,共收集有关“直播带货”类负面信息334083条,而直播带货的“槽点”主要集中在明星带货涉嫌刷单造假,售后服务满意度低、体验较差两个方面。
        报告举出的典型案例之一为汪涵直播带货翻车疑云。此前有媒体报道,网传朋友圈截图显示,11月6日汪涵“顺德专场直播”中,有商家缴纳10万元开播费后,当天成交1323台,退款1012台,退款率高达76.4%。而且其他商家也有类似遭遇,导致店铺收到了平台虚假交易警告。不过,针对汪涵疑似“刷单”行为,汪涵签约方银河众星回应称“这是假的”。目前平台方正在介入调查,具体攻击源头还未查清。17日,爆料者白涛发布声明,称汪涵带货造假传闻属于虚假不实消息。
        同样陷入直播带货造假事件的还有李雪琴。报告指出,有媒体报道称11月11日晚,当红脱口秀演员李雪琴与杨天真等在某平台参与了一场直播活动,结束时有311万网友围观,然而李雪琴或许不知道,与她互动的大部分都是机器人粉丝。一位全程参与此次直播的工作人员向媒体透露,当天结束时的311万观众中只有不到11万真实存在,其他都是花钱刷量,而评论区绝大部分也是机器刷出来的。
        明星直播生意火爆,售后服务无人买单也是该报告关注的舆情重点。报告指出,直播带货虽然火爆,但相当一部分只顾着聚流量、扩销量的商家其实并没有相应的售后服务体系;同时,商家、主播之间责任界定不清晰,遇到售后问题时互相“踢皮球”,进而引发消费者围观吐槽。
        典型案例是李佳琦直播间“买完不让换”。报告提到,有消费者曾发微博质问:#李佳琦#你们直播间什么操作?第一次翻车,是只管卖,不管售后了吗?买完不让换什么意思?那在直播间抢什么抢?费那么大劲抢完了,结果出现质量问题,一句让我退货不让我换搪塞我?我还怎么敢在直播间买东西?@李佳琦直播官方微博
        报告最后提醒,各类主体要拿出真招实劲儿严把商品质量关,摒弃那些已经严重背离互联网开放共享精神的优惠促销套路,清醒把握消费新时代开启、消费业态和生态重构的良好契机。同时,消费者应在不断丰富的购物经历和消费体验过程中逐步成熟。 本版图文综合中国新闻网、《重庆晨报》等报道
        
当前为第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