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为啥爱跟孩子较真?

隔代教育讲座支招老友处理祖孙关系


        奶奶看爷爷手拿过期酒犹豫,问了句是不是担心被毒死,孙子听到接的话让爷爷惊呆,两个月无法释怀……家庭聚会,俩外孙多次说奶奶如何好,跟奶奶最亲,姥姥回想起自己把孩子带大的过程,和这近十年的操劳,当场怒骂“外甥狗”……与孙辈相处,许多老年人不会圆滑也不再成熟,常会因一句话而引发“恩怨”,而究其根本,则是老年人对隔代关系的看重,以及对被肯定的渴望。
        10月22日,半岛老友乐、沙河口区教育事业服务中心以及东北路小学联合推出了隔代教育公益讲座《天伦之乐之尊重与爱》,以此温情献礼重阳节。
        了解儿童能力发展规律给孩子正向引导
        10月22日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东北路小学特聘心理辅导员张朝凤做客半岛老友乐直播间,用90分钟的时间,与老友分享了题为《天伦之乐之尊重与爱》的讲座,支招老友处理祖孙关系,进而给孩子带来高质量的陪伴。
        一岁爱两岁烦,七岁八岁讨狗嫌……孩子在每一个成长阶段展现出的特点不同,张朝凤以横、纵向图表,向老友清晰展示孩子各敏感期的关键词。比如3.5岁到6岁是人际敏感期,有的孩子见人不打招呼,对人冷漠,令人尴尬。4到7岁是绘画、音乐和阅读的敏感期,许多拥有这个年龄段孩子的人家,墙壁都有乱乱的涂鸦……如果了解了这些,老友们就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自家宝贝那些令人头痛的“缺点”,实则是孩子在特定发展阶段必然要有的经历,堵不如疏,如果能抓住机会,迎合发展特点,宽容耐心地给予指导,孩子将受益无穷。
        张朝凤用“不同回应带来不一样的人生”为小标题,以大量实例,生动地向老友展示了来自家长不同角度、态度、高度的回应,给孩子带来的心灵反应,以及成长帮扶。
        莫忽视“老小孩”爱的需求全情投入之下催生脆弱“玻璃心”
        孩子需要爱,老人同样需要爱。在现今的中国,老人帮子女带孩子是普遍现象。血脉传承,加之退休后对比工作时期,与社会的联系减弱,许多老年人带娃,都是全情投入,忘我者不在少数。但令人心痛的是,老年人对爱的需求却常被忽视!在张朝凤的调查中,她认为大多数老人属于肯付出也有所求型。即便所求的不是经济,在心理上也渴望被关注、被认可、被尊重、被表扬。
        把与孙辈关系当成第一人际关系的老人,容易出现“玻璃心”的情况。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孙辈爱的回应,或者被孙辈忽视,心头烦恼起来,神经也将随之敏感,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他感受到自尊受损,便会崩溃。这便是经常有祖孙两代人因一句话而产生隔阂的原因。“我建议老年人,在含饴弄孙的同时,不要迷失自己!适时找到兴趣爱好,一来可以转移注意点,调节自身情绪。二来可以活跃家庭气氛。”在讲座的最后,张朝凤给出了很多自我表达,以及引导孩子表达方面的话术。同时,她更提示老年人,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希望老友能够把握住情绪的定力,以积极、乐观、正向的思维,智慧地经营祖孙关系,尽享天伦之乐!   戴晓琳   林春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马巍
        
当前为第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