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有哪些促进作用


        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与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地域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等相互交织,将会加剧我国社会转型发展期间的各种矛盾,同时也会助推我国构建与人口老龄化相适应的新的社会治理体系。
        人口老龄化推动着社会主体结构转型。社会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及其群体。社会主体的群体构成包括少儿人口、成年人口、老年人口。在前老龄社会,社会发展主体结构以年轻人口和成年人口为主,老年人口数量少、比例低并已退出主流生产领域,因此,通常处于边缘群体的位置。伴随人口老龄化,少儿人口和成年人口的数量和比例明显下降,老年人口规模持续扩大,在总人口中比例不断攀升,权利意识、参与意识和能动性不断增强,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群体,进而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结构从年轻型向老年型转变。
        人口老龄化加速了家庭结构转型。家庭是社会的基础,家庭结构是家庭功能得以维系和发挥的基本条件。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下,特别是老年人自身条件的改善和自立自主意识的增强,家庭小型化、少子化,老年人家庭户比重提升,老年人家庭独居化、空巢化,将成为家庭形态变化的重要特征。
        人口老龄化加速了代际关系结构转型。代际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代际关系和谐的核心是建立合理的代际间利益分配制度以及平等的家庭代际和社会代际关系。在传统社会,基于财产和经验上的优势以及“孝文化”的维系,老年人处于主导地位,形成以老年人为强势的传统代际关系格局。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年轻人和成年人日益崛起,老年人的优势逐渐丧失,并退出主流生产领域。在新的老年观没有建立的情况下,代际关系呈现出老年人弱势、年轻人和成年人强势的现代格局。随着人口老龄化深入发展,老年人社会地位不断提高,老年人利益诉求日益凸显,与年轻人和成年人的利益矛盾逐渐加剧,客观要求打破传统和现代社会不平等的代际关系格局,建立平等、和谐、互补的新型代际关系,实现代际协调发展。
        人口老龄化加速了社会治理结构转型。人口老龄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了老年群体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给社会治理对象格局和社会治理创新带来一系列挑战。一方面,现行社会治理结构是成年型社会的产物,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老年群体在社会群体中三居其一,由社会治理对象构成中的次群体上升为主群体,客观上要求社会治理从当前的“成年型”向“老年型”进行适应性转变。另一方面,老年群体权利意识的增强和参与能力的提升,使老年群体兼具社会治理客体和社会治理主体双重身份,改变了老年群体仅是社会治理客体的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客观上推动了社会治理理念、治理体系重心、治理内容和治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对未来我国社会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面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我国相关部门制定和实施了《健康老龄化规划》,国际社会也提出了积极老龄化理论,所以我们既要促进健康老龄化,更要引导和推动积极老龄化,这不仅仅是适应国际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更是适应老年人群对积极参与社会,从而享有更加美好生活的需要。 (大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当前为第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