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开放合作新前沿 上海专家带来哪些经验?

分享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园区共建、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等创新模式


        在昨天举办的第四届沪连对口合作高端论坛上,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朱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武伟,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王新浩,上海市开发区协会秘书长、长三角开发区协同发展联盟秘书长杜玉虎分别围绕“携手共进打造开放合作新前沿”这一主题进行主旨演讲,分享他们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园区共建,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制度创新等方面的经验和思考。
        公共产品缺失的领域政府要提供兜底服务
        朱民介绍了加快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营商环境的上海实践,重点介绍了上海市在打造一流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人才环境和法治环境方面所做的实践。他强调了守法便利理念和店小二服务理念,“如果企业守法,政府部门不应该经常出现在它的面前,也就是无事不扰。同时,我们也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这也就是店小二的服务理念。”据悉,上海发布了4个领域20个类别61项首次轻微违法免罚清单,已经作出不予处罚决定907件,很受市场欢迎。
        朱民表示,营商环境建设在工作中要着重处理的几个重要关系:把握好改革举措与企业感受的相统一。坚持市场评价第一评价,企业感受是第一感受,不搞自娱自乐式的改革;把握国际经验和城市特色的相统一。把国际先进理念与地方实际集合起来,形成城市营商环境特色;把握好减少行政干预与完善兜底服务的相统一。在市场能够自主决定运行的领域最大限度约束行政权力,在公共产品缺失的领域,政府要提供兜底式的服务;此外,还要把握好建章立制和先行先试的相统一,以及制定方案和推进落实的相统一。
        沪连合作共建园区要分三步走
        杜玉虎分析了国内园区合作共建的问题与出路,他说,共建多,共赢少;竞争多,合作少;口号多,动作少是长三角园区合作共建主要问题的表象,问题的核心是合作共建动力不足,国有市场化主体稀缺,合作共建的政策相对较少。为此,他提出了长三角园区合作共建发展思路,包括培育统一理念及政策环境,创新合作模式和分享机制等。
        针对沪连合作共建园区,杜玉虎分享了他的三点建议。他建议,首先要推动一个研究,搞清楚上海跟大连有哪些产业可以在两地进行协同发展,这些产业分布在哪些园区当中,这些园区可不可以进行合作,需要何种政策支持。二是凝聚一个共识。可以通过加强政府和园区管理人员的交流,开展园区跟产业人才的培训,对标产业政策标准等方式实现。前两步都走好了,可以尝试一个“园区”,比如建设沪连产业协同试点园区,探索园区合作的模式,利益分享机制。
        充分利用外脑建立咨询顾问平台
        讲座中,王新浩对大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几点建议。他说,首先要明确目标,梳理路径。大连将东北亚金融中心作为建设目标,可进一步将该目标具体化,在不同发展阶段侧重点有所差异。二是期货引入,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大商所资金聚集效应,进一步放大期货市场功能。三是做强自贸,活跃市场。建议加快出台本地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政策,拓展日币、韩币结算交易业务,探索东北亚区域合作金融布局;四是抓住机遇,引进资管。大力吸引国内资产管理类机构在大连新设机构,抓住金融业扩大开放的机遇,积极吸引外资资产管理机构落户大连,力争打造成为引领东北亚地区乃至具有全球影响力资产管理中心;五是政策引导,总部聚集。强化头部金融机构聚集,吸引来自日韩外资金融机构设立区域性总部。加快构建新型营商环境;六是人才引进,打造高地。扩大本地人才引进。同时充分利用外脑,邀请国内外监管机构,大中型金融机构、研究机构等领域知名专家作为成员,建立服务大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咨询顾问平台。
        发展国际前沿尖端制造业仍是重中之重
        武伟围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深度开展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战略核心功能平台”做专题讲座。他详细介绍了临港新片区的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据介绍,临港新片区的目标是到2035年建设成为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以形成更加成熟的制度性成果,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集聚,成为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为具体标志。
        在介绍产业时,武伟表示,临港新片区总体以金融业为核心,带动整个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和发展,同时把国际前沿尖端制造业作为重中之重。总体来看,临港新片区发展制造业有七大产业群,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运航空,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以及绿色再制造,他表示,绿色再制造在大连自贸区也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产业。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黄凤桐
        
当前为第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