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协会定制专业委员会年会召开

CHIC职业装展在连开启全国巡展


        作为服装定制行业的年度盛会,9月20日,2020中国服装协会定制专业委员会年会在中国(大连)服博会期间召开,全国定制领域知名企业、专家和业界精英在年会上深入探讨服装定制领域发展现状、疫情下的破局路径,以及产业链协同创新等话题,这也是该年会首次在大连召开。同时,由中国服装协会主办的CHIC职业装展以大连为首站,启动2020年的全国巡展。
服装协会定制专业委员会召开年会
        鼻梁上挂着圆边眼镜,脖子上搭着皮卷尺……中国传统的裁缝店总有这样一位老裁缝,裁缝店也可以说是服装定制在中国的早期雏形。2020中国(大连)服博会期间,2020中国服装协会定制专业委员会年会首次在大连召开。
        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杨金纯提到大连的服装定制时如是说:大连这座城市本身就具有浪漫时尚的气质,大连的纺织服装企业在业界有很高的知名度,近些年来,涌现出不少发展迅速的优秀企业,比如大杨创世、隆生服饰等。依托有31年历史沉淀的中国(大连)服博会,中国服装行业的年度盛会——2020中国服装协会定制专业委员会年会得以结缘大连。
        自2019年开始,借鉴了国外的“展中展”模式,定制作为独立展区第一次在中国服装定制展览会上亮相,自此开启了定制巡展的元年。今年,由中国服装协会主办的CHIC定制与职业装展也是首度开进大连,由此为2020年全国巡展按下“启动键”。
疫情下的服装定制如何破局
        服装定制发展到今天,早已脱胎换骨,与工业化生产相融合,拥抱互联网智能化的浪潮,中国的服装定制已迈进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而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全球的服装定制产业带来的冲击不言而喻,如何破局?服装定制领域产业链如何抱团取暖,进而协同创新发展?作为行业交流互通的“高地”,本次大会集聚优质定制资源,中国著名品牌报喜鸟、大杨创世、所罗、希努尔等全国各地具有代表性的定制品牌、加工、相关供应链企业负责人以及院校专家参会,本届服装协会定制专业委员会年会围绕上述相关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来自上海服装研究所的发言嘉宾在进行观点分享时,提到批量化生产时期的场景:春天,服装加工企业开始接单做当季的冬装,夏天则已经开始生产第二年的春秋款式了。传统的成衣服装加工周期较长,一个单子加工生产出来的服装只有尺码的区别,却没有款式的差异。而现如今,人们对美的追求趋于个性化,倒逼服装行业向定制方面转型,柔性化生产定制应运而生,一件衣服从单独打板裁剪再到成品,最终快递到消费者手中,往往只需要七八天的时间,这也是业内时下最流行的生产模式——快速反应,简称“快反”。而在疫情期间,人们不愿意聚集,一部分人更乐意通过互联网定制来挑选心仪的服装。在这位嘉宾看来,服装定制既满足了现代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在特殊时期另辟采购和销售的蹊径。
        当天的年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标杆企业负责人以及专家学者也对行业的发展“痛点”进行了剖析,比如有企业代表提出,服装定制的“快反模式”有轻库存的优点,但对于中小规模企业而言,“小单快反”就意味着定制服装的面料成本居高不下,最终,消费者拿到手的服装成本自然水涨船高。同时,疫情之下,订单缩水是不争的事实,多家企业代表也希望行业协会能够发挥平台作用,链接上下游企业进行密切合作,从而拉低生产成本,实现全行业“直道超车”。
专项资金支持大连服装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
        有业内企业曾提出一句口号:让定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但在大多数人看来,服装定制高高在上,是只有“金字塔”顶部的少数群体才享受得起的高端服务,是一种生活“奢侈品”。对此,杨金纯认为,所谓“金字塔尖”的小众群体所体验的定制属于私人高级定制范畴,而随着新科技、新技术和新原料注入定制领域,中国的服装定制向着多元化、多维度、多品类全速推进。根据消费者不同需求层次,时下既有大规模生产的批量化定制,也有量体师上门量体服务的高级定制,目前很多的职业装、工装、校服也包含定制元素。为此,企业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智能化改造,以适应“无企业不定制”的行业大趋势。
        以大连本土企业为例,大杨集团推进品牌战略和定制战略的同时,加快推进企业生产智能化转型,其中,旗下贸大智能化定制工厂已于2018年竣工投入使用,并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2019年9月,新大通智能化单裁定制工厂竣工投产,年生产能力达90万件/套。
        大连隆生服饰有限公司在2015年便以女装和皮衣定制亮相国内高端时装周,此后坚持专注定制至今,企业特别邀请古驰前首席设计师担任设计总监,并对皮衣进行全国首家智能化生产线的改造,自主研发了下单系统直接链接所有快速反应平台的操作系统,逐步实现了皮衣全品类定制。“中国的服装企业在定制和快反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因为我们的垂直供应链的能力极强。”大连隆生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琦认为,智能化生产与个性化定制相结合,既能实现单件单裁,也能提高服装定制的产能和效率,最终真正实现“定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目标。
        大连市工信局局长任维达在当天的致辞中表示,近些年来,大连服装企业在定制方面进行着积极探索。地方政府在企业智能化改造方面设立专项资金进行“智力支持”,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投入在服装行业。任维达认为,而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大形势下,大连应该重点围绕内循环市场挖掘内部潜力,而服装行业“单量单裁”的定制化将有着相当大的发展前景。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齐媛媛

    ■相关链接
        定制一件服装过程像“拼积木”
        大连企业春衫定制从2008年开始对生产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目前已投入2000万余元优化定制设备的芯片,同时不断提升技术人员水平。如今,你在智能化服装定制工厂可以看到,一件衣服被拆分成若干小份,领子、袖口、袖子、前片、后片……消费者下单的数据录入数据库之后,智能化设备便对碎片化的服装以   “乐高积木”的方式进行组合,从而得到一件按需定制的服装。
        目前春衫定制与日本多家服装品牌合作,进行衬衫品类的定制加工。日本的门店进行现场收单,消费者参与到服装的设计环节,个性化数据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工厂接单后启动定制加工流程,制作完成的服装第一时间通过航空发运出货。到达消费者手中的不仅仅是一件合体的衣服,更是一件专属于消费者本人的衣服。
        
当前为第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