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机器人能不能取代“海碰子”?


        在大连乃至全国,海参等海底海产品、特别是海珍品的采捕,主要依靠“海碰子”潜水捕捞,效率相对较低并且具有很大的风险性。随着智能水下机器人的发展进步,海珍品的采捕是否有望告别“海碰子”,提升安全系数和工作效率?
        正在进行的2020年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大连)暨人工智能与水下机器人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水下机器人赛事及人工智能和水下机器人领域的尖端课题探讨与比赛实践的有机结合,将能够大力推动我国水下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实践和产业实践,不仅可以高效地对海产品进行自主、无损捕捞,提高捕捞效率,也可以保障潜水员身体健康,保护海底生态环境,促进海洋牧场的可持续发展。
300万元基金助力研发水下自主捕捞机器人
        2019年,大连海事大学“大连市海洋牧场建设中水下自主捕捞机器人集群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得了大连市科技创新基金重点学科(研究方向)重大课题项目立项,获得大连市科技创新基金300万元的资助。目前该项目进展顺利,正在按既定方案开展工作。
        在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现场,大连海事大学教授付先平介绍,“大连市海洋牧场建设中水下自主捕捞机器人集群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研究的内容包括复杂海洋环境中水下目标精准感知与识别、水下目标自主抓取技术研究、水下多智能体协作机制三部分。项目拟完成可以实际投入使用的大规模水下自主捕捞机器人,提升大连市海产品捕捞智能装备化水平,提高海产品捕捞效率与捕捞质量。解决水下机器人捕捞过程中的海产品目标识别、自主抓取、水下多智能体协作等难题;推进大连市海洋牧场建设,进而提高全国海洋养殖产业的经济效益。
        付先平表示,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已经进行到第4年,凝聚了更广泛的科学力量投入到水下捕捞机器人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对该领域的核心问题的解决有重大推进作用。例如,养殖海洋环境的海底有沙底、水草、礁石等不同情况,抓取目标包括海参、扇贝、海胆、鲍鱼等不同目标,对水下机器人的实际作业带来了极大挑战,需要针对不同的海洋环境设计不同类型的水下捕捞机器人,并进行大规模的实验验证,这些都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人员参与,才能完成这个复杂工程。
未来水下机器人敏捷度要向“无人机”看齐
        大连正在加快建设海洋中心城市,大力发展海产品养殖、捕捞行业是大连各级政府、企业关注的热点。然而,目前鲍鱼、海参、扇贝、海螺、海胆等底播增殖型海洋牧场的采捕生产,依靠的仍然是人工潜水和传统工具。潜水员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采捕成本高。拖网作业极易造成海产品磕碰损伤、掺杂泥沙,且会对海底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大连乃至全国海产品养殖企业迫切希望采用水下机器人进行海产品捕捞,推进海洋牧场的智能化和工业化水平。
        大连理工大学校长助理罗钟铉教授介绍,“我们期待的水下敏捷机器人,应该是可以像一架水下‘无人机’一样灵活,可以自主判断,自主识别,替代人工在恶劣环境下进行作业。”罗钟铉说,从目前来看,大连水下机器人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储备,并可以支撑娱乐、渔政等类型的需求,包括查看水下养殖情况等功能。技术方面需要提升的是机器人特殊作业能力。比如抓取鲍鱼时,被触碰的鲍鱼会牢牢吸附在礁石下,如何把它“撬”下来,这些都是人工智能在海底“落地”的突破点。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苏琳
        
当前为第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