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滨城筑梦海洋 智能引领助力振兴

2020全国海洋智能装备创新大赛暨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昨日开幕

陈绍旺致词并宣布开赛


        晨报讯(刘晓华)   初秋的大连,清风送爽、天蓝海碧。昨天上午,2020全国海洋智能装备创新大赛暨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在金石滩鲁能希尔顿酒店正式开幕。市委副书记、市长陈绍旺在开幕式上致词,并宣布“2020年全国海洋智能装备创新大赛开赛”。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王寒松、鹏城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邹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常务副主任张兆田先后致词。市委常委、金普新区管委会主任李鹏宇,副市长张志宏,市政府秘书长衣庆焘出席开幕式。
        陈绍旺代表市委和谭作钧书记、代表市政府向2020全国海洋智能装备创新大赛暨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的举办表示祝贺,向莅临大赛的各位专家和参赛团队、裁判团队表示欢迎。陈绍旺说,大连因海而生、依海而兴,海洋成为大连发展的最大动能、最大优势和潜力所在。近年来,大连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辽宁、大连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紧紧抓住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机遇,加快建设新型海洋产业体系。大连市将以成功举办本届大赛为契机,瞄准国际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海洋产业深度融合,围绕水下机器人等海洋装备自动化领域关键技术开展协同创新,全力打造全国领先的敏捷机器人设计、研发和产业孵化基地。
        陈绍旺在讲话中诚挚邀请全国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型企业和高素质专业人才来连创业发展、逐梦圆梦,共同分享大连振兴发展新机遇,为国家海洋产业智能化装备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据介绍,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大连市政府、鹏城实验室共同举办的真实近海环境下的智能机器人高端赛事,已在我市成功举办三届。本次大赛以“筑梦海洋、智能引领”为主题,邀请了5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近百名“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在内的相关领域知名专家、200余名产业界代表参会,吸引了全国重点高校、科研机构及核心企业20支优秀团队130余人参赛,是全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水下人工智能机器人盛会。
        
    ■高端赛事
        我国水下机器人大赛已形成“南北双赛”
        在人工智能改变生活、改变世界的时代,操作水下机器人,实现水下精准捕捞,是保护海洋生态和保护潜水员健康的需要。9月17日—20日,2020年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大连)暨“人工智能与水下机器人高峰论坛”在大连举行。作为国际上唯一的真实近海环境下水下机器人竞技高端赛事,将科研成果同海洋牧场产业有机结合,开启了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一次创新应用。
        本届大赛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大连市人民政府、鹏城实验室共同主办,大连市科技局、大连理工大学、大连金普新区管委会、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承办。活动为期4天,前三天为水下机器人大赛,最后一天为高端论坛。
        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原水下机器人目标抓取大赛)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人工智能科学研究的重要资助方向和战略部署,是国家在强化科技创新体系的顶层设计。自2017年起已成功举办三届,大赛将邀请数名院士及数十名国内外高水平专家学者担任大赛指导与裁判,集合了全国重点高校、科研机构及核心企业的全部顶尖参赛团队,代表了中国在水下机器人研究领域最高规格与技术水平,同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该方向研究持续资助,成为引领国内智能水下自主作业、水下敏捷作业、检测和修复等核心科学问题、关键技术和前沿方向的高端引领性赛事。
        近年来,国家基金委大力推动水下机器人领域、特别是水下机器人环境感知与目标抓取的研究,并设立重点项目群给予资助。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的组织和举办,体现了基金委对人工智能科学研究的资助方向和战略部署,这也是基金委信息领域十三五优先资助领域,希望通过三到五年的运作,全面实现国际化高级别赛事的目标。随着赛事影响不断扩大,赛事技术含量逐步提高,大赛在不断推动国家战略的实施,促进水下敏捷机器人理论、技术与产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已经形成了水下机器人的南北双赛,湛江的南方赛以无缆自主式水下机器人巡航探测为主,大连的北方赛以远程控制水下机器人智能作业为主,双赛相辅相成,各有侧重。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苏琳
        
    ■现场直击
        “蓝鲨”“赤甲红”“海狮”“海星”“章鱼”……9月18日上午,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20支高水平团队携带着他们的“团宠”齐聚在大连金石滩海域,参加2020年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
        20个机器人潜深海比拼“抓海鲜”
        参赛机器人海底比拼“稳准巧”
        本次大赛的现场比赛场地接近真实海珍品捕捞场景,资格赛、决赛均在开放海域进行,使用活体海珍品扇贝、海胆、海参进行捕捞,更加贴近实际作业,在技术挑战性上更接近真实海域水下复杂情况。参赛机器人潜入幽深的海底,避沙石,躲洋流,绕海草,比拼“稳准巧”,将一只只扇贝、海参、海胆等海珍品收入囊中。
        水下机器人工作环境是真实近海水域,水下状况多变,增加了对于精准操控、精准识别、精准抓取的难度,对机器人的技术要求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本次赛事要求参赛机器人满足仿真、智能控制、水下目标探测与识别、水下定位、通信、识别、能源系统等全方位技术指标,对机器人技术设计、测试、集成、推广提出很高的要求。组委会在比赛评价中设置更多内容和细化指标(如智能识别、智能抓捕、智能控制、智能返航等),增加了浓缩现场视频和技术答辩的环节,更加保障了比赛结果的准确性。赛事并以此为突破口,最终达到提升水下敏捷机器人识别、抓捕性能的持续改善与升级的目的。
        像鱼一样灵活的“赤甲红”
        大连理工大学赤甲红队已经连续3年参加比赛,今年他们携带最新一代设备向冠军发起冲刺。该校共有两支参赛队伍,由微电子学院、软件学院、国际学院等的12人组成。微电子学院大三学生翟星辰介绍,今年团队共参加两项比赛。其中,去年参赛的“赤甲红”机器人在性能提升之后,主要参与自主抓取比赛。另一个最新一代“赤甲红”,则参加人机协同比赛。翟星辰说,新一代赤甲红突出了敏捷性和实用性,不仅在各方向都可以快速移动,而且实现了平推、俯仰、斜角、翻转等功能,在水下就像一条鱼一样灵活,任何方向的机能都能实现。
        第一次走进真实海域的“蓝鲨”
        西北工业大学的“蓝鲨队”今年是第一次参赛,接受采访时,他们正在海边测试调整“蓝鲨”,为下午的决赛做准备。这支团队来自西北工业大学海洋无人智能感知实验室。采用八推进器的BLUEROV航行器,具备可以在复杂水流环境下稳定控制的能力;内部装有深度传感器可以测得距水面的高度,还设有漏水传感器以及气压计对航行器提供了安全保障。“在实验室,没有那么大的风浪,能见度也更高,我们操作航行器,可以说一抓一个准。但是在开放海域,操作起来比想象难得多。风浪,沙石,还有海底的能见度都给航行器造成了很大的干扰。”蓝鲨队队长张振说。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苏琳
        
当前为第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